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中考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
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板块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达到的要求是:
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网络构建
???测量工具?????长度?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概念??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选定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与否的方法????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机械运动?????定义????????定义????????匀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直线运动??单位???分类????意义??????机械运动????????定义??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曲线运动????s??原理:v=??t?????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实验过程?????????高频考点透析 序号 考点 考频 1 长度测量的方法 ★★ 2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
3 4 5 参照物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速度公式及相关计算 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一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能力解读
★★ ★★ ★ 知能解读(一)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知能解读(二)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做到“三看”,如图所示。
(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清晰刻度线量起。 (2)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2.使用时做到“五会” (1)会“选”。“选”是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
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精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选用分度值是1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2)会“放”。如图所示,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地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3)会“看”。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并且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4)会“读”。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精确的测量需要估读,即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如25.38cm中,25.3cm是准确值,0.08cm是估计值,它虽然是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
示该物体的长度在25.3cm~25.4cm范围内,且更接近于25.4cm。 (5)会“记”。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1)记录时要注意:准确值+估计值=测量值,后面标明单位。
(2)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如图所示,上面的刻度尺能精确到1毫米,可以读为2.81 cm,其中2.8 cm是精确的,0.01 cm是估读的。下面的刻度尺只能精确到1厘米,可以读为2.8 cm,其中2 cm是精确的,0.8 cm是估读的,就没有上面的刻度尺精确。反过来,当我们读出一个2.81 cm的数值时,就知道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所以2.81 cm和2.8 cm是不一样的。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要与测量值一致。 知能解读:(三)时间及单位
1.时间: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反映物体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需要用到时间和时刻两个概念。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2.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知能解读:(四)时间的测量工具
时间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停表、手表、钟表以及古代用的日暑、沙漏等。 知能解读:(五)停表的使用
停表表盘上有长的秒针和短的分宝,如图所示,秒针转一圈的时间是30s。当秒针转动一圈时,内圈的分针转动一小格。
使用方法: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
知能解读:(六)误差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叫做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 错误 ①跟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有关; 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产生原因 ②跟测量人读取的估计值不同有关 ②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 不能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 采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 ①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减小或避免 ②改进测量方法;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解题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一)刻度尺的正确使用问题 一要看刻度尺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二要看视线是否正对刻度线,三要看是否估读到分度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