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阿房宫赋》课后练习及答案
《阿房宫赋》课后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骊山(lì) 不霁何虹(jì) 渭流涨腻(zhǎnɡ) ...B.妃嫔(bīn) 囷囷焉(qūn) 辇来于秦(niǎn) ...C.锱铢(zī) 剽掠其人(piáo) 弃掷逦迤(yǐ) ...D.直栏横槛(jiàn) 在庾之粟粒(yǔ) 管弦呕哑(ōu) ...2.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取之尽锱铢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D.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骊山北构而西折 谁得而族灭也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C.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遏止 揭露 偈子 残碑断碣 竭泽而渔 .....B.处方 矗立 憷场 怵目惊心 相形见绌 .....
C.逮捕 歹毒 呆滞 百战不殆 消极怠工 .....D.辑录 作揖 修葺 缉拿归案 人参鹿茸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凄凉 佼佼者 层峦叠障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雾凇 金刚岵 门廷若市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奥秘 起搏器 力能扛鼎 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D.幅员 荧光屏 寓庄于谐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7.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唐诗中写洞庭湖的诗句,很多都有着眼于它那波澜壮阔、雄伟浑浩的特点,如“_________”就是这样的诗句。
(2)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摆脱将语文课视为技术性语言训练工具的观念_________,自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道格·恩格尔巴特在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增益研究中心”的主持人,他希望能创造出新的技术,使人们用起电脑来更_______________,后来,他研制出了鼠标。 A.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桎梏 随心所欲 B.遥望洞庭出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桎梏 得心应手 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束缚 得心应手 D.遥望洞庭出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束缚 随心所欲 8.下列词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有人预测,达到奥运会男女运动员人数持平均的目标最迟也会在十年后实现,甚至很有可能在北京奥运会时就会实现。 B.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科学家最近参照“火星快车”探测器发回的高清晰度照片,绘制完成火星三维地图。在这幅地图中,火星上的峡谷和丘陵地带以三维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D.当新世纪人类的第三产业技术革命大潮已经来临的时候,如果中国能够抓住机遇,掌握未来科学技术的导向与核心,必定能使世界科技中心回归东方。 二、课堂延伸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选自《古文观止》)
9.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惩秦之孤立 惩:警戒,借鉴 B.而王莽卒移汉祚 祚:皇位 C.其于治乱存亡之几 几:通“机”,机会 D.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审:周密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祸常发于所忽之中”的一组是( ) ①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
②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 ③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④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⑤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
⑥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④⑥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以“虑”字开启全文,与“祸患常积于忽微”有异曲同工之妙。
B.作者按时间先后列举了秦、汉、魏、晋、唐等的史实,这些皆是考虑不周导致的,“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因此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C.末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D.作者认为为国者惟有其德行上达于天,用至诚之心治理国家,上天就会像慈母保护幼子一般关照他,国家便能长治久安。这在当时无疑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2)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
(3)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过骊山作 杜 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1)请分别从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找出与划线句内容相一致的句子: ① 。 ② 。 (2)简要概括分析本诗的主旨和立意:
14.背诵默写。(1)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2) ,开妆镜也; ,梳晓鬟也。 (3)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4)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 。 (5)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