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3.1-3.2学案
1.了解催化剂的概念,知道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2.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学习重点】 1.本节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
操作方法。 2.分解反应。
【学习难点】 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理解。 【知识复习】
1.写出木炭、铁丝、铝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并在后面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 碳: 铁: 铝:
2. 什么是化合反应?它的通式可表示为? 3. 试举出氧气的一种用途。 【自学探究】
1.实验室用分解 溶液的方法可以制得氧气。
2.把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装有双氧水的试管上方,该木条能复燃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 把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装有二氧化锰和双氧水的试管的上方,该木条能复燃吗?给反应完以后的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又能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讨论与交流】
1.比较上述几个实验,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需要什么条件?
2.上述3可以重复多次使用,而且如果实验前称出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改变。根据这一事实,你对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解释与结论】
一、1.综合以上分析及实验,我们发现,过氧化氢在有 存在的前提下,能分解放出氧气。 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但它的 和 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说明它本身没有分解。化学上把这种在反应里能 其它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 和 没有改变的物质叫作催化剂(或触媒)。催化剂起 作用。
2.对催化剂的理解是“一变两不变”。其中的 一变:指: 两不变:①反应前后其 不变
②反应前后其 不变
3.过氧化氢的分解用文字表示如下:
4.可将上述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合作交流】
1.把上面的变化和 镁+氧气 氧化镁 作比较,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来看,它又有什么特点?(反应前有几种物质,反应后有几种物质) 2.你能试着总结一下这类反应的通式吗?
3.在化学上把这类反应叫做: 反应。它是由 物质生成 或 其它物质的反应。 [巩固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只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点燃 ①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②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③ 碱式碳酸铜 加热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④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 3.2制取氧气(二)
[学习的内容]:实验室制取气体(1) (2) (3) (4) (5) (6) (7)
【自主探究】1、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2、收集方法:(1)
(2)
3、操作步骤:(1) (2) (3) (4) (5) (6) (7)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检验方法: 5、验满方法: 【讨论交流】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以下相同)收集装置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
① ② ③
④ ⑤
【归纳总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延伸拓展]
1、下面甲、乙两图都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是比较甲、乙两图
在收集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二者所使用的漏斗有什么不同?它们相同的是?
甲 乙
2、右图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试分析,注射器中应该装的药品
是 ,试管中装的药品是 。 写出这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会写化学方程式的同学请把它写在后面 使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