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杠杆专题复习
1.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木板AB,长15m,重为800N,水平搁在相距2m的两个支架O1O2上,A点距O1的距离为6m。一个体重为500N的小孩在木板AB上走动,为保证木板始终不翘起,小孩走动的范围是距离A点 m到 m。
提示:重力的作用点在木板的_________________; 分别以O1和O2列平衡式:
2.如图14所示,杠杆AD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AD能以B点或C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E挂在杠杆的A端。浸没在水中的物体H通过细绳挂在杠杆的D端。物体H的密度? =2×10kg/m,AD=0.8m,CD=0.2m。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为使杠杆AD保持水平平衡,求:
(1)如果物体H重6N,求物体E的最小质量m; (2)如果物体E的质量m=400g,求物体H的最小体积V。
特点:支点的变化?
3.如图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大木杆放在水平地面上,没有和适的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它的重力。小刚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先将左端抬起,测得拉力为F1,再抬起右端,测得拉力为F2,则这根木杆的总力为
F1 F2 A.小于F1
B.小于F1+F2
C.等于F1+F2 D.大于F1+F2
八、证伪题“小美在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过程中,小美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然后改变支
5
3
3
点O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L,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测量出动力F的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小美得不出“动力F与支点O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L成反比”的关系。写出正确的实验方法。
九、实验探究:
(1)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F1和阻力F2的关系。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2)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F和动力臂L的关系。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2.已知AO>BO,若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L,那么
A.杠杆B端向下倾斜 B.杠杆A端向下倾斜 C.杠杆仍保持平衡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图甲 图乙
思考:如图乙所示,若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远离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L,是否平衡?
25
1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 pa;已知杠杆OA长为40cm,OB长为130cm。重为500N的小明站在O点,以16c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求
(1)几秒钟以后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零?(杠杆自身重力忽略不计)
(2)假如小明走到B端,要使物体地面的压强恰好为零,那么支点O应再向右移动多少厘米?
A B
O
6
14.暑假期间,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的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
(1) 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爸爸
应该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2) 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
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15. 如图所示,小桥长为L,玩具小汽车重为G=40N,车停在距B桥墩L/4处,若不计桥的.重力,求两桥墩所承担的压力FA=?、FB=?
A B G
3L/4 L/4
16.有一根自身重可以忽略不计的扁担,长1.2m,左端挂重10N的重物,右端挂50N的重物,肩头应担在距左端多少m 处才能使扁担水平平衡?
17. 图3中AOB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的轻杆,A端挂重300N的物块,AO与OB长度之比为5:4.人始终沿竖直方向拉挂在B端的轻环.要使轻杆水平平衡,人应施加拉力为 N,人要不被拉起,则人重至少为 N.与水平平衡相比,当轻杆在图中虚线位置平衡时,人的拉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3
18.杠杆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将金属块用细绳悬挂在杠杆A端,把石块用细绳悬挂在杠杆B端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杠杆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其大小为石
8OA33
块所受重力的。已知=,则石块的密度为 kg/m。
OB89
A O B
7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