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潭大学2008年上学期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
⑤
2、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答:
六、计算题(50分,每小题10分)
1.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以下各边B→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2.已知?AB?89°12′01″,xB?3065.347m,yB?2135.265m,坐标推算路线为B→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32°30′12″,?1?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DB1?123.704m,D12?98.506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5
3.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测站 一测回 B
目标 A C A C 竖盘位置 左 右 水平度盘读数 (°′″) 0 06 24 111 46 18 180 06 48 291 46 36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并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不需要写公式,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测目竖盘 站 标 位置 左 B 右 A 左 C 右 竖盘读 (° ′ ″) 81 18 42 278 41 30 124 03 30 235 56 54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 ′ ″) (″) 一测回竖直角 (° ′ ″ )
4.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i?1.45m,望远镜盘左照准B点标尺,中丝读数v?2.56m,视距间隔为l?0.586m,竖盘读数L=93°28′,求水平距离D及高差h。
6
5.下图为某支导线的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试在下列表格中计算1、2、3点的平面坐标。 点名 A B 1 2 3 水平角 °′″ 99 01 08 167 45 36 123 11 24 方位角 °′″ 237 59 30 水平距离 m 225.853 139.032 172.571 ?x m ?y m x m 2507.693 y m 1215.632
计算题5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