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维规程和维护管理制度
(3) 未经上岗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单独承担值班工作和独立操作。 (4) 保持生产现场整洁,不应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机房。
(5) 遵守故障处理规定,发现异常时应准确、迅速处理,并立即上报,不应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诿故障处理工作、拖延故障处理时间;严禁任意关闭告警信号和删除告警。
(6) 严格遵守通信纪律和安全保密制度。
(7) 当有两人以上同时值班时,应指定一人为值班长,负责值班期间的全面工作。
(8) 不得人为切断和私人占用业务电话或用户电话。
3、交接班制度:
(1) 交接班应认真、准时,接班人员未到岗,交班人员不得离岗。 (2) 交班人员应事先做好交班准备,填好值班日志。
(3) 交接班人员应将交接内容逐项检查核实并确认无误,双方在交接班日志上签字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岗。
(4) 交班期间处理值班事宜的原则。交班前未处理完的故障/事故,应以交班人员为主、接班人员协助共同处理,直至故障/事故消除或处理告一段落后再继续交班;交班过程中发生故障/事故,应以接班人员为主、交班人员协助共同处理,直至故障/事故消除或处理告一段落后再继续交班。 (5) 因漏交或错交而产生的问题由交班人员承担责任,因漏接或错接而产生的问题由接班人员承担责任,交接双方均未发现的问题由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交接班内容:
(1) 上级指示、通知及有关单位联系事项。
(2) 网络设备、环境设备的运行情况。
(3) 业务处理、故障、调单、机线设备变动和未完成的工作。 (4) 工具、仪表、资料是否齐全定位。 (5) 尚待处理的问题。
4、备品备件的存放及管理制度:
各级公司运维部门必须切实重视和加强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工器具的管理工作,遵循“合理配置、集中管理、保证维护、降低成本、分级存放、责任到人、灵活调度、快速反应”的原则,有效控制备品备件的储备种类和数量。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工器具实行省、市两级管理,省级中心、地市级中心、维护现场三级存放体系,推行科学化管理。备品备件根据重要程度、影响业务的范围、价格、设备保护、响应时限要求、维修周期等因素,实行分类管理。全网的备品备件可分为A、B、C三类。
5、重要通信保障和通信应急预案制度
重要通信保障(以下简称“重保”)指运维部门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
基于现有网络条件,针对党、政、军等重要单位所采取的以保证网络运行质量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为目标的通信保障服务,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的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全国各地视察,外国元首、政要来访,重大国务活动、大型社会活动以及国内专用局等重要单位的电视电话会议等通信保障服务。 1.
重保方案应包括重保内容、故障处理原则、流程、应急预案、重保工作小组等。
2. 开展对重保电路资料的整理、核查,完成电路标识、预检预修以及仪表、 备品备件的准备工作。
3. 重保期间禁止一切与重保电路和设施有关的工程施工、割接、数据修改等工作;严格控制机房外来人员的进入,加强通信机楼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线路的巡查。
通信保障应急预案适用于特大通信事故及其它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发生后的通信保障、通信恢复工作等。对各类通信系统保障应急预案的评估、修订及演练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各单位要对应急预案及时更新。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即修订或重
新制定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审核不通过的。 2. 上级预案完成制定、更新的。
3. 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后,应急预案存在不足或未制定预案的。 4. 经过演练确认应急响应措施或程序存在缺陷的。 5. 被保障对象发生变化的。
6. 其它情况(如机构、职能、人员、联络方式、电话号码、流程等)发生变化,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的。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预案审核制度,预案审核周期为6个月。对于审核
不通过的预案,各单位应立即组织更新,更新后重新进行审核。
6、数据备份制度
1.
数据备份工作包括系统数据备份、网管系统数据库备份、用户数据备份和计费数据备份,数据备份工作是确保通信网络安全可靠运行,防范故障的必要措施。 2. 3.
数据备份对象包括所有通信网络设备、网管及运维支撑系统。 数据备份必须保存在离线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磁带、硬盘等,禁止保
存在运行设备的硬盘上。 4.
数据备份过程中如发生操作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应保护现场,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5.
数据备份工作完成后,应在存储体上贴好标签,放置在规定位置,并填写相关记录。 6.
数据备份存储体必须保存在设备现场,由专人管理,保持整齐干净,不得随意取放。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还应采用设备现场和异地双重备份。 7.
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数据备份执行情况。 7、巡检制度
巡检工作包括全网巡检和省内巡检。全省巡检由省公司运行维护部组
织,各市分公司配合实施,本地网内的巡检由各市分公司组织实施。
为了加强市级分公司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省公司运行维护部每年组织
市分公司之间进行设备和网络组巡至少一次,考核网络维护技术指标、运行状态和维护作业计划执行情况。对组巡中发现的问题应认真及时加以解决,并通报相关部门。
8、保密管理制度
(1) 凡外部人员进入机房必须持有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证明,履行入室登记手续并由相关人员陪同。外来人员在机房现场不得随意翻阅机房资料及拍照、录像。未经上级批准,外来人员不得接触与保密数据有关的文件、资料、磁带、磁盘、光盘等。
(2) 实施为用户保密的制度,严禁完整下载和截取用户的私人信息,严禁违反规定监听、监测用户个人通信内容。因工作需要进行监听时,监听时间不应超过三秒钟,监听人员不得随意泄露监听内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