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高考最后一次冲刺模拟考试理综试题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Fe3+
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
(3)d区 (4) TiO2
(5)① H<C<N<O ②CO2(N2O)、SCN?
第 页 共 34 页
29
物理参考答案
00014.C 解析: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f?macos45,mgsin45??mgcos45?ma,
解得??0.4
15.C 解析:根据对称性可知,四个电荷在P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也为E1,且方向在PQ连线上,由于根据对称性可知,A、D两个点电荷在Q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也为E2,且和B、C在Q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反,设每个电荷带电量为q,由几何关系可知,B、C到Q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根据电场叠加有,
2qk?E2?E1,2R22(E1?E2)R2,B项正确. q?k1v4
16.B 解析:当摆到竖直位置时,AB切割磁感线的瞬时感应电动势E=B·2a·[(v+))=Bav.由闭合电路
233
ER4
欧姆定律,UAB=·=Bav,故选B.
R415
R?4Mm2?2mv22?ma可得v?17.B 解析:根据G2?m?r?m()r?TrrGMGMM,a?G2,??,3rrrr3,可见,轨道半径较小的“嫦娥二号”的线速度、加速度和角速度均较大,而周期较小。本题答案为B. T?2πGM 18.A 解析:设板长为L,则平抛的水平位移为x?Lcos??v0t,竖直方向的分位移为y?Lsin??得t?12gt,解22v0tan?gL,代入Lcos??v0t可得v0?cos?,A项正确.
2sin?g19.ACD解析:s闭合,副线圈所接电阻减小,副线圈电流增大,原线圈电流增大,因而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选项A、D正确。电阻R1上的电压增大,因而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减小,通过R2的电流减小,R2消耗的功率减小,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20.AC解析:极板间电场竖直向下,小球最初静止,受到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即电场力向上,故小球带负电,选项A正确;两开关均闭合时,电路中总电阻为R?R1R2R1?R2?R3?20?;极板间电势差U?R3RE?E2,小球静止时满足
qU2l?mg,解得E?4mglq?24V,选项B错误;S2断开后,极板间电势差U??E?R3R1?R3?E3?8V,小球受到电场
力减小而向下极板运动,与下极板碰后恰好运动至上极板,设碰后小球电量为q?,对全程用动能定理有
?mgl?q?U?2?q?U??0,解得q??5q?6.25?10?6C,故小球电量增加?q?q??q?1.25?10?6C,选项C正确D4错误。
21.AC 解析:由球的受力情况可知,球的加速度一定向左,但车有可能向右做减速运动,A项错误;只有当BC绳的拉力为零时,车的加速度为mgtan?,B项错误;由于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因此AC绳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
第 页 共 34 页
30
分力一定等于球的重力,C项正确,由于AC绳上的拉力不变,而BC绳的拉力会随着车的加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有可能大于AC绳的拉力,D项错误。
22. (1)D (3分)(2)ABDE(4分) 解析:(1)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是采用等效法,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是: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选项D正确。
(2)两细绳套不必须等长,选项C错误。 23.答案:(1)0.725(0.723~0.727)(2分) (2)①A(1分)
②电阻率与金属丝横截面积之比(1分)
-7-7-7
③4.2×10Ω?m(4.0×10Ω?m~4.5×10Ω?m) (2分) (4)没有影响(2分) 解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0.5mm+0.225mm=0.725 mm;
(2)①由于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Ω,电池组E的电动势为3.0V ,电路中电流小于0.15A,所以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A1。
②由R??L??L可知,图线斜率表示电阻率与金属丝横截面积之比 SS2
-7
③图线的斜率k=1Ω/m,则该金属丝电阻率? =kS=kπd/4=4.2×10Ω?m.
(3)由于电流表内阻的存在不影响图线斜率,所以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24.解析:(1)环与杆底座刚好要分离时环对底座的作用力刚好为零,即弹簧的弹力为零,这时弹簧处于原长,这个过程运动的位移为x x?12at(1分) 2 t?2x(1分) ay C 300 O 300 Q x P (2)刚开始时力F最小,kx-mg-F1?ma(2分) 解得最小值 F1?kx-mg-ma(2分) 刚要离开时,F最大,F2?mg?ma(2分) 解得F最大值 F2?mg?ma(2分)
A (3)环离开杆的底座时,速度为v?2ax(1分) 然后做竖直的上抛运动,刚好到杆顶速度为零
600 v2a则杆长为 L??x(2分)
2gg25.解析:设质子在磁场I和II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区域II中磁感应强度为B?,由牛顿第二
v2定律知Bqv?m (1分)
r1v2B?qv?m (1分)
r2第 页 共 34 页
31
质子的运动轨迹如图示,由几何关系知质子从C点出
磁场I时速度方向与OP的夹角为300,所以质子在区域II中的轨迹为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600, OC?r1 (2分)
1圆周,质子在区域中质子在区域Ⅰ中运4
33.(1)BDE 解析: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A项错误;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体,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B项正确;多晶体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C项错误;单晶体有固定形状,而多晶体没有固定形状,C项错误;晶体的外形、物理性质都是由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的,D项正确;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就是有固定的熔点,E项正确。
(3)如图所示(共2分)
34.(1)BCE 解析:该波的波长为1.0m,A项错误;振幅为0.2m,B项正确;波的周期T=2 s,波长λ=1 m,λ
所以波速v=T=0.5 m/s,C项正确;P点向上运动,不难判断波是向左传播,D项错误;Q点此时从最大位移开始向
第 页 共 34 页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