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
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用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其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b”或“c”)。若要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则D装置中可放入的试剂有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如图F,甲瓶中充满二氧化碳,乙中液体是水,实验前K关闭,将胶头滴管中的浓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打开K,观察到乙中_____的现象。 【答案】长颈漏斗 A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KClO3
MnO2Δ2KCl+3O2↑
Zn+2HCl=ZnCl2+H2↑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A 瓶内水下的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 【解析】 【详解】
(1)仪器a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会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发生装置要选择固固加热型的,即A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所以填:A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KClO3
MnO2Δ2KCl+3O2↑
(3)实验室用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的同时也会生成氯化锌,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其改进后可通过开、关活塞来实现将固体与液体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反应的发生或停止,所以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要从c通入。要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利用氯化氢的性质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来除去,不用碳酸氢钠的原因是碳酸氢钠与氯化氢反应时会生成新的杂质气体二氧化碳,所以填:Zn+2HCl=ZnCl2+H2↑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A (4)如图F,甲瓶中充满二氧化碳,乙中液体是水,实验前K关闭,将胶头滴管中的浓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由于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左侧瓶内压强减小,打开K,乙瓶内的空
气被吸入甲瓶,乙瓶内压强也减小,大气压将空气由玻璃管压入乙的瓶内,所以可以观察到乙中瓶内水下的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所以填:瓶内水下的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 18.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手段,请依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A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 (2)图B是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达到目的,两支试管中应该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
(3)图C实验中,这两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都放出热量 B 都生成气体 C 瓶中水的作用相同 D 反应现象相同
(4)图D实验中,要使U形管b端液面上升,可向小试管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或“硝酸铵”)。
【答案】不能 CuSO4溶液等合理即可 A 氢氧化钠 【解析】 【详解】
(1)图A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不能用木炭代替,因为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不变,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无法测定瓶内氧气的含量。
(2)图B是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给出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有铁条和银条,缺少含铜的物质,应加入含铜离子的溶液,所以为达到目的,两支试管中应该盛放的溶液是硫酸铜溶液等,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铁比铜活泼,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的表面无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
(3)图C实验中是铁丝和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这两个反应的相同点。 A、铁丝和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放出热量,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中的水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硫在氧气中燃烧,瓶中的水是用于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A
(4)图D实验中,要使U形管b端液面上升,瓶内气体的压强要增大,气体膨胀,可向小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U形管液体向右移动,b端液
面上升。 【点睛】
本题是对教材中重点实验进行考查,要求学生对实验全面掌握。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_____.通过计算说明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
说明是否与标注相符?_____.试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答案】5.5g 不相符 18.25% 【解析】 【分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和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和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10+50g﹣64.5g=5.5g; (2)设10片片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44xy5.5g
1007344==xy5.5gx=12.5g,y=9.125g, 每片中钙含量是:12.5g×
40 ÷10=0.5g<0.6g, 100由计算比较可知,实际钙含量与标注不相符。
9.125g(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8.25%;
50g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