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节活动度训练
拐同时向前方伸出,两脚拖地移动至拐尖附近。摆至步:双侧腋杖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双足在拐尖附近着地。此种步行方式特点是移动速度较快,且可减少腰部及髓部肌群的用力;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而使下肢无法交替移动的患者。摆过步:双侧腋杖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撑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腋杖着地点前方的位置着地。开始训练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而跌倒,应加强保护。此种步行方式是拄腋杖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方式;适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也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上肢肌力强壮的患者。四点步行:每次仅移动一个点,始终保持4 个点在地面,即左腋杖→右足→右腋杖→左足,如此反复进行。步行环境与摆至步相同,此种步行方式是一种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步行方式;适用于骨盆上提肌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老人或下肢无力者。两点步行:一侧腋杖与对侧足同时伸出为第一着地点,然后另一侧腋杖与相对的另一侧足再向前伸出作为第二着地点。步行环境与摆过步相同。此步行方式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步行速度较快;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于腋杖减轻其负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点步行后训练。三点步行:患侧下肢和双腋杖同时伸出,双腋杖先落地,健侧待3 个点支撑后再向前迈出。此种步行方式是一种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的步态;适用于一侧下肢功能正常,能够负重,另一侧不能负重的患者,如一侧下肢骨折,小儿麻痹后一侧下肢麻痹等患者。
② 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手杖三点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时先伸出手杖,再迈患侧足,最后迈健侧足的步行方式为三点步行。此种步行方式因迈健侧足时有手杖和患足两点起支撑作用,因此稳定性较好,除一些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常采用外,大部分偏瘫患者习惯采用此种步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训练时按健侧足迈步的大小,又可分为后型,并列型和前型3 种。手杖两点步行:手杖和患足同时伸出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足。手杖与患足做为一点,健侧足做为一点,交替支撑体重,称为两点步行。此种步行速度快,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当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是较好地掌握三点步行后,可进行两点步行训练。
33
(3).驱动轮椅训练轮椅对于步行功能丧失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代步工具,使他们借助轮椅仍然能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及娱乐活动,真正地参与社会。轮椅有依靠人力驱动的普通轮椅、依靠电力驱动的电动轮椅以及专为残疾运动员设计的竞技用轮椅。普通轮椅的使用训练主要包括平地前进驱动训练、方向转换和旋转训练、抬前轮训练。 【 注意事项】
1 .注意安全。行走训练时,要提供安全、无障碍的环境(如防滑地板等)及减少不必要的困扰;衣着长度不可及地,以防绊倒;穿着合适的鞋及袜,鞋带须系紧,不可赤足进行行走训练。
2 .需要借助于辅助具行走时,要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 3 .为患者具体选择高度和长度适合的助行架、腋杖或手杖。 4 .如使用腋杖,嘱患者不可将双腋架在腋杖的腋垫上,应使腋前下胸侧壁抵在腋垫上,通过手握把手,用于支撑负重,以防臂丛神经麻痹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第七章 言语治疗 第一节 失语症
【适应证】
脑部病损所致的各种类型失语症、交流障碍。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仪器设备】
1.仪器与物品 录音机及录音带、口形矫正镜(可供两人并排使用)、节拍器、秒
表、呼吸训练用具(火柴、蜡烛、吸管等)、压舌板、消毒器械等。
2.训练教材 对应的名词、动词图卡与字卡各约300枚,情景画与文句卡片约
50枚,汉字偏旁、笔划卡片,常用实物或模型,各类报刊、书籍,彩色纸张、颜料、各类笔纸等。 【操作程序】
34
1.评价与分析 言语及相关障碍的评定与分析。
2.选择训练课题 优先选用日常用语,尽量选择患者感兴趣、与职业或爱好有关
的内容;训练中所选课题应设计在成功率为70%~90%的水平以上。
3.语言功能训练
(1)听力理解训练:以听语刺激促通法为核心。 a语音辨识。
b单词认知(听词指图):治疗师将若干张图片摆放在桌面上,说出一单词
的名称,令患者指出所听到单词的图片(一般从3选1逐渐进展到6选1)。
c听语记忆广度扩展:用与②相似的方法(从6选l到6选2,6选3,最
后到6选5)或用情景画(治疗师逐渐增加说出的物品、人物和事件的数量,令患者在图上指出)、地图等进行。
d句篇理解:治疗师以语句或短文叙述情景画的内容,令患者指出对应画
面;或患者听一段小故事后,以“是”或“不是”回答相关问题。
e执行口头指令:先给一些比较简单的口头命令,让患者执行,例如“闭
眼”、“摸左耳”等,如能顺利执行可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先把勺子拿出来,再把杯子给我”、“如果桌子上没有橡皮,就把铅笔放到训练本的上面”等。
(2)口语表达训练
a语音训练:在语音辨识训练基础上,运用功能重组法训练。 b自动语训练:利用序列语(如1、2、3??)、自己姓名等诱出言语。 c复述训练:轻症患者可直接跟着治疗师复述单音节、单词、短句、长句、
无意义音节串(例:安必册大而飞格)。重症患者一边看着实物或图片一边跟着治疗师说单词。如能自然正确的复述,可调整操作,如治疗师说一遍,患者复述两遍;或听到治疗师说时不马上复述,等数秒后再试着复述。
d命名训练(看图说名):可逐张向患者出示图片,令其说出图中事物;直接
呼出较困难者,可先行复述训练,再进一步用容易成功复述的单词,指着对应的图或物提问“这是什么?”,如有困难可给予音、意、口形的提示。还可利用关联词(反义词、关联
35
词、成语、谚语、警句等)设计诱导。例如以“山’’为目标词进行训练,如果普通状况下不能完成,可先用“万水千山?愚公移山”等成语设计诱发患者说出以完成训练,再逐渐让患者向自主命名过渡。另外,还可运用阻断去除法等。
e叙述训练:利用有动作或情节的图画进行口语叙述训练,也可提出一个主
题,例如“关于喝酒”、“昨天你做了什么?”等。注意,患者叙述时不要强制性打断或刻意纠正,治疗师仅在患者停顿时利用插话引导其继续,并掌握其不偏离主题。
(3)阅读与朗读训练
a单词认知(字图匹配):视觉认知——开始可摆出3张图片于桌上,再出示一
张字卡片,让患者选出对应的图片进行配对组合。如患者3选1能顺利完成,可将同时摆出的图片数逐渐增加。听觉认知——开始可摆出3张字卡片于桌上,治疗师读出一字,让患者选出对应的字卡。调整同视觉认知。
b单词朗读:出示字词卡片,开始由治疗师反复读给患者听,然后鼓励患者一
起朗读,最后治疗师适时撤出,让患者独自朗读。
c语句及篇章的阅读与朗读。 (4)书写训练
a数词书写:试行阿拉伯数字的序列书写.例如l~l0;再试行中文小写数字的
序列书写,例如一至十。如能成功或部分成功,可以此为启动进行书写训练。
b命名书写:试行患者自己、家人和亲友的姓名书写,如能成功或部分成功,也
以此为启动进入书写训练。
c单字补遗:选择熟悉的单字,故意缺少一笔画,让患者试行补遗,如一笔画对
者来说较容易,可增加缺漏笔画。
d词词匹配,包括:一是看图书写;二是听写训练;三是语句与篇章的书写训练 4.言语相关功能及综合能力训练 主要有颜面及口腔动作训练、手势模仿、数概念认知、计算训练、积木组合、绘画训练、查字典等。 5.交流能力训练
3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