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编号
上海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12届)
论 问 题 目:福建省大田一中高一年级体育教学中引入拓
展训练初探
作 者: 詹 彪 指 导 老 师: 刘善德 学生所 属系: 体育教育系 毕 业 专 业: 体育教育 学 号: 08110716
摘要: 根据体育学与心理学有关理论,中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有利于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有利于增强中学生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把拓展训练引入于体育课中,针对性地选择适宜内容,能对中学生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对学生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学;拓展训练;体育教学 1前言:
目前, OutwardBound一词被认为是拓展训练的最早起源。二次大战期间,英国在大西洋务船队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大批船员落水,部分船员溺死在海水中,但也有少数人员漂流到一些孤岛上去,这些少数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磨难后得以救援。后来这些幸存下来的人接受了专家的调查研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得到救援的人当中大多并不是身体强壮的年轻水手,而是年纪较大的老水手。经过研究,专家们终于找到了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当灾难来临时,决定你是否能存活下来不仅依靠你的体能,更多的是依靠你的心理素质。年纪较大的水手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有坚定的生存信念和强烈的求生欲望,所以最终幸存下来。而年轻的水手们在面对灾难时,精神的沮丧导致了心理防线的全面崩溃,最终导致死亡。
针对这种情况,德国人库尔特·汉思提出了拓展训练理念,并于1941年联合船业公司老板劳伦斯·霍尔特 (LawrenCeHOlt),在威尔士的阿伯德威创办了第一所“海上生存训练学校”,以年轻海员为训练对象,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只遇险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体能、技能和意志都得到锻炼。这就是拓展训练课程模式和拓展训练组织的开端。
1970年,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个加入0B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1999年该组织在广东肇庆成立了外展训练基地,成为该训练组织下属的国内第一个培训基地。1995年,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公司创办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是最早在内地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培训机构。时至今日,拓展训练已经在我国发展了10多年。
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和落实,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变,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拓展训练能够彻底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使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重大课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拓展训练”的基本理念和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实现二者的融合,是教育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和落实,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变,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拓展训练能够彻底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使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重大课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拓展训练”的基本理念和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实现二者的融合,是教育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大田一中的在校师生及拓展培训机构的培训师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上海体育学院图文信息楼取得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信息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WEB版)、中国体育资讯网等查阅体育拓展训练的相关期刊文献;浏览多家国内外专业的拓展训练网站。 2.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大田县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大田一中的体育教师以及上海拓展训练机构的培训师,听取关于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关于设计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意见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研究人员以问卷的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大田一中高一年级发放问卷调查100份,回收96份,回收率96%。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等应用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3.1.1.培养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此外,拓展训练的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如“高空断桥”、“空中单杠”这些高空项目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时候,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保持稳定的心态,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和培养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知识和技能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才是无形力量。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体验到战胜困难的喜悦,感受到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产生成就感,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重新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3.1.2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拓展训练课程内容丰富,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不同的项目,从而接触和学习甚至应用到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分为运动知识技能与生活知识技能两大部分。比如掌握有关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掌握提高相关体能的方式方法。学习野外基本生活条件的获取、简单生活用具的制作、野外基本设备的使用、生活及野外险情的处置、伤病的自救与互救、具备自我和指导他人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等。 3.1.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拓展训练是一套塑造团队活力、推动组织成长的不断增值的训练课程。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新鲜情境、设计巧妙的拓展训练项目,能够释放学习生活压力,调节心理平衡,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环境,完善人格,培养毅力、勇气、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增进学生深刻理解团队的力量,培养团队成员强烈的荣誉感与归属感,掌握组建团队、激励团队的组织与方法,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合作中挥发应有的效用。 3.1.4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对自我、群体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更好的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了解沟通的重要作用,改善沟通技巧,建立有效沟通。 3.2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3.2.1 拓展训练的目的与体育教育的目的相一致
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训练中所追求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