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通气及呼吸机的使用
机械通气及呼吸机的使用
一、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通气,减少病人呼吸作功和改善氧合,无论在手术室还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都是最常见的生命支持模式。随着患者病情越来越复杂,经复苏存活后者,对通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呼吸机的基本结构
不管何种类型的呼吸机,基本结构是相似的,包括: 1、气源 2、供气和驱动装置 3、空氧混合管 4、控制部分 5、呼气部分 6、监测报警系统 7、呼吸回路 8、湿化和雾化装置
三、常见通气的适应证和实施方法
适应证:凡是通气不足或(和)氧合欠佳,面罩吸氧后PaCo2大于60mmg或Pao2小于60mg及Pao2/Fio2小于300mg,呼吸急促(RR大于35次/分),肺活量小于10-15ml/kg,潮气量小于正常1/3,VO/VT大于0.6R最大吸气负压小于-25cmH2O,则需要机械通气。
(一)外科疾病及手术后呼吸支持
1、严重肺部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和链枷胸:颅脑及四肢多发性伤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
1
2、术后呼吸功能支持及呼吸衰竭的治疗。 ①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
②全肺切除等胸腔手术及上肢部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 ③休克、急肺胰腺类,大量输血及手术创伤引起的ARDS;
④重症肌无力施行胸腺手术后发生呼吸困难和缺氧等危象。
(二)、气体交换障碍 ①ARDS;
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③心力衰竭肺;
④重症肌无力施行胸腺手术后发生呼吸困难和缺氧等危象。
(三)、呼吸机械活动障碍 ①神经肌肉疾病; ②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③骨骼肌疾病:如脊椎和胸部畸形; (四)、麻醉和术中应用 实施方法
(一)、建立通畅呼吸道
1、气管插管,短期使用,简便迅速,解剖死腔量减少
2
50%。目前市容量低压套装的塑料气管可保留鼻杆管2周—1个月,口插管72小时—1周。阻塞率高,清醒患者不能忍受。
2、气管切开,长期使用,分泌物容易清除,呼吸道阻力及死腔明显减少,可进食。
(二)呼吸参数调节
1、通气量,每分钟通气量VE=潮气量×RR,VE:成人100—120ml/kg;儿童120—130ml/kg,VE:VT(5—7ml/kg)×RR(30—40 ml/kg)。
2、吸/呼比率可调的I/E为1:1~1:4,一般为1:2及1:1.5,正常吸气时间为1—1.5s,COPD及高碳酸血症病人呼气时间空长用1:2.5—1:4,以利Co2排出,限制性呼吸障碍及呼吸性碱中毒宜用1:1,使呼气时间适当延长。
3、通气压力,气道压(Paw)一般维持,成人:15—20cmh2o,小儿:12—15cm。
4、吸入氧浓度(%)或吸入氧分数(Fio2),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Fio2小于0.6用Fio2大于0.7并大于24小时,易致氧中毒,如Fio2=0.6低氧血症仍不改善,可试用a、PEEP和CPAP,b、加用EIP,c、延长吸气时间。
5、湿化问题:须用消毒的蒸馏水,要求吸入气体温度控制在28—32℃的相对湿度小于70%。
3
6、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各项呼吸参数。 四、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
分两大类:1、容量预置模式 2、压力预置模式 1、容量预置模式(C)
A、控制机械通气(CMV)是手术室内全身麻醉患者最常用的通气模式,对于全身麻醉状态,没有反应或深度镇静患者非常适用,但不适用于清醒患者,因为呼吸机不能感受清醒患者的呼吸做功,从而引起患者的不适及呼吸做功增加。
B、辅助—控制通气(AMV),由医生设定呼吸频率,吸气泣速,I:E、Fio2、和PAP。
C、问题指令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SIMV:实际上是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的结合,在自主呼吸的基础上,给病人有规律地和间歇地触发指令潮气量。并将气体强制关于肺内,提供病人所需要的那部分通气量,以保持血气分析值在正常范围(PH:7.35—7.45,Paco235-45ml/kg)。潮气量由呼吸机自动产生,病人容量从机械通气过度到自主呼吸,使用除调节SIMV的机械通气频率外,还必须调节同步呼吸触发或灵敏度,在有规律的触发时间内,通过努力,使SIMV与自主呼吸同步。
D、呼吸末正压(PEEP):是指有吸气病人自主呼吸触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