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冷冻冷藏工艺设计
1.满足食品冷加工工艺要求,保证质量,降低干耗;
2.制冷系统要运转可靠和操作管理方便,又要有安全保障;
3.制冷系统尽量采用新机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应优先选用自动控制方案;
4.考虑经济性,综合比较初置费用和运转费用; 5.考虑技术经济发展趋势。 B. 制冷系统方案的主要内容
1.制冷剂种类确定
2.制冷系统蒸发温度回路的方案确定 3.制冷系统供液方式的确定 4.冷间冷却方式的确定 5.制冷系统供冷方式的确定 6.蒸发器除霜方案确定 C. 制冷系统方案
1.该系统选用氨(R717)为制冷剂。 氨的标准蒸发温度为-33.4℃,凝固温度为-77.7℃.氨有较好的热力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它在常温和普通低温范围内压力比较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粘性小,流动阻力小,比重小,传热性能好。此外,氨的价格低廉,又易于获得,所以它是应用最早而且目前仍广为使用的制冷剂。国内大中型冷库用氨作制冷剂。
2.该系统划分为两个蒸发回路:-33℃回路,-10℃.
(1)低温库采用-18℃,冻结间采用-23℃.由于冻结耗冷量远元大于冷藏冷量,为简化系统,确定合为一个-33℃系统,用双级压缩,对于冷藏间要视冻结间的进货情况,适当控制回气阀,以免进货期间冲击到冷藏间。高温冷藏间库温采用-10℃,用单级压缩。
(2)-33℃系统耗冷量较大,采用12.5系列制冷压缩机,为了节能和简化系统,采用单机双级机两台。为了统一系列,-10℃系统亦采用12.5系列压缩机两台。
3.供液方式确定
由于-33℃系统耗冷量交大,考虑用氨泵供液,采用这种方式供液量较大,在排气管内循环速度高有利于提高蒸发器传热系数,并可以充分利用冷却面积,其融霜装置和除霜操作都比较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为了简化系统,-10℃系统亦采用氨泵供液,便于集中操作。
4.冷间冷却方式采用直接冷却方式。 5.供冷方式采用集中供冷式。
6.低温冷藏库(1#、2#、3#)的顶排管和冻结间(4#)的搁架排管采用人工扫霜与热氨融霜结合的方式,冻结间(5#、6#)和高温冷藏间(7#、8#)的冷风机采用水冲霜与热氨融霜相结合的方法。 D. 经济技术分析
27
冷冻冷藏用制冷系统常用的制冷机型为活塞式制冷机和螺杆式制冷机,系统选配的冷凝器常为水冷式和蒸发式冷凝器,这些设备可组成多种制冷方案。经多方面分析,决定选用螺杆式制冷机和壳管式冷凝器。
螺杆式压缩机的优点:
1.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无气阀等易换件,对湿行程不敏感,无活塞式压缩机的惯性冲击,运行平稳,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适用于较高的转速,较高的压缩比。
2.无余隙容积和吸排气压力损失,因而在压缩比较大的情况下,还有较高的输气效率。
3.滑阀结构简单,可方便的进行无级能量调节和实现卸载启动。
4.采用喷油润滑,有教明显的冷却及密封作用,润滑效果好,排气温度低。 出于以上原因,以及在大中型冷库应用中螺杆式压缩机已经很广泛,技术比较成熟,因此选用螺杆式压缩机。
另外,在-33℃蒸发回路中,宜采用双级压缩,在此采用单机双级压缩。单机双级压缩初次投资费用少,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
在本设计方案中选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是考虑到该冷库为单层冷库,而且济南地区水资源比较多,比较节省成本。
三、冷间制冷工艺设计
A. 冷间的配风方式及其气流组织设计
食品在冷间冷却(或冻结)效果或储藏质量的好坏,不仅与蒸发器的配置和蒸发温度的高低有关系,而且还与冷间内风速的大小和速度场的均匀程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关于冷间内空气流速的大小,可由选配的风机风量来确定,而冷间内气流的均匀程度是由气流组织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设计依据《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决定冷藏间库房内用自然对流冷却方式, 冷却间和冻结间采用冷风机强制对流。
B. 冷间的制冷工艺设计
冷间的制冷工艺设计是冷藏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食品冷加工质量和干耗,而且对冷藏企业的经营效益有很大影响。工艺设计是依据冷间设备负荷大小及冷间性质,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的。此设计的制冷工艺设计是按《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手册》和部分经验值设计的。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