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部分名校联考201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已知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有A则甲可以生成乙,有B乙可以生成丙,没有B(bb)乙可以生成丁.aa的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
解答: 解:(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①通过控制酶的结构来控制代谢这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灰白色壳明蟹的出现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由于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而基因A控制合成酶1,所以灰白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由于aa使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所以AaBb×AaBb杂交,则后代中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还有一半死亡).选取后代中花斑色壳明蟹,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b的频率为、ab的频率为.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成体中出现灰白色明蟹的概率是
=.但由于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
.
死亡.因此,实际上子代成体中出现灰白色明蟹的概率是
(3)由于明蟹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所以控制明蟹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Ⅱ﹣2上,只能位于Ⅰ或Ⅱ﹣1上.若将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明蟹杂交,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Ⅰ片段上;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不可能位于Ⅱ﹣2片段上. 故答案为: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
(2)aaBb、aaBB、aabb 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 (3)①Ⅰ或Ⅱ﹣1 ②ⅠⅡ﹣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在基因自由组合中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不会判断各种颜色的基因型,因此解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各种颜色的基因型分析清楚.
三、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A.【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11.番茄红素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它是目前在自然界的植物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番茄红素的获得途径如图.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番茄组织培养中细胞的脱分化(或去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取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70%.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4)提取番茄红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
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番茄红素的获得途径,一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因此图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二是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
解答: 解:(1)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因此图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
(2)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取高压蒸汽灭菌.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需用体积分数未70%的酒精.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4)提取番茄红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 故答案为:
(1)脱分化(或去分化)再分化 (2)琼脂低高压蒸汽灭菌 (3)70%果胶酶
(4)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
点评:本题结合番茄红素的获得途径图解,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及过程;识记无菌技术,能对消毒和灭菌进行比较;识记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D.【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目前,精子载体法逐渐成为最具诱惑力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方法之一,该方法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使精子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卵细胞受精.下图表示利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基本流程.请据图回答:
(1)获取外源基因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通常利用PCR技术获得大量标记的外源基因.
(2)外源基因能够整合到精子的染色体上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因为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细胞核)才能进入卵细胞中.
(3)过程②采用的是体外受精技术,该过程中应对已经导入外源基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4)过程③需要在无菌无毒、适宜的温度和PH、营养充足、气体环境(至少写出两点)等条件下进行.由于人们对动物细胞所需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培养细胞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动物血清(或血浆).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胚胎移植.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首先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成熟精子的染色体中,再通过体外受精作用将目的基因移入到受精卵中,再通过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最终获得转基因鼠.因此①是转化目的基因进入精子的染色体上,②是体外受精,③是早期胚胎培养,④是胚胎移植.
解答: 解:(1)获取目的基因时,需要限制酶切割.PCR扩增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2)精子与卵细胞受精时,将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并释放其细胞核进入卵细胞,但细胞质未进入.因此为了提高转化率,必须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精子的染色体中,才可以使外源基因进入受精卵中.
(3)②表示体外受精过程,因此需要采用体外受精技术.精子必须获能才可以与卵细胞发生受精作用.
(4)③是早期胚胎培养过程,该过程需要的条件有:无菌无毒、适宜的温度和PH、营养充足、气体环境等.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培养液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激素等外,还要添加血清等物质. 故答案为: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PCR (2)染色体 头部(细胞核) (3)体外受精 获能
(4)无菌无毒、适宜的温度和PH、营养充足、气体环境 动物血清(或血浆)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细节问题;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