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自制教具“多功能月相模拟实验装置” - 图文
0.4cm直径小孔。在圆周面四周均匀粘贴字高0.5cm的3、6、9、12、15、18、21、24点不干胶(12时在黄色半圆面外侧中央位置)。
7、教具的组装:
(1)将长4cm直径0.4cm的螺丝自下而上插入底板小孔,上端螺丝套入并拧紧内径0.4cm的垫圈和螺帽。
(2)将扇形观测面套入到螺丝螺帽周围。 (3)将地球仪塑封圆片套入螺丝内。
(4)将螺帽拧入螺丝并套入垫圈不拧紧,使地球仪塑封照片和扇形观测面可转动。
(5)将有机玻璃昼夜面套入螺丝,使昼夜面阳面对准太阳光,并用垫圈螺帽将其拧紧固定。
整体效果如下图:
三、使用方法:
1、一个月八个月相变化位置与时间点探究
将直径8cm有机玻璃昼夜面黄色面朝向太阳,蓝色面朝向黑暗,该圆面上的时间点和8个月相位置一一对应,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农历时间 月相类型 对应时间 初一 新月 12时 初三四 蛾眉月 15时 初七八 上弦月 18时 十二三 凸月 21时 十五 满月 24时 十七八 凸月 3时 二十二三 二十七八 下弦月 6时 残月 9时 2、昼夜交替现象探究
因直径8cm有机玻璃昼夜面是固定不转的,当转动地球仪照片塑封片时,就可以看到北半球地图各处在顺、逆时针转动时,出现的昼夜8个时间点的轮回交替。
3、观测8个月相位置的不同月相效果
将月相模型吸合到底板8个月相位置任意位置,然后分别沿着月相模型和地球的延长线外侧逐个观察月相。或将反光镜观测架吸合在扇形有机玻璃面地球仪塑封片附近强磁处,对准各自月相模型,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从上往下观测月相(注:上下颠倒,但是左右不变)。
4、地球赤道各观测点观测范围探究
可转扇形观测面上标注有:左:东地平线视角、右:西地平线视角、前:正南视角,还有面向正南的人体纸片模型。将扇形观测面360度随意转到需要位置,就可以看到各自的月相观测范围了。
5、月相观测时间探究
任意选择一个基本月相为观测物,在扇形面有机玻璃片的可视范围内进行逆时针调试,可以得出该月相在一天什么时段能够看到;也可以将8个月相模型放置放在各自位置,然后转动扇形观测面,找寻一天某一时间所能观察到的一个月的基本月相。
四、优点简析:
从实际的使用效果来看,该教具既能有效完成教材教学要求,还能很好地指导月相实地观测。且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完善,直观形象,模拟效果好等优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