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仪分检验总复习解答

仪分检验总复习解答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54:25

总复习和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1. 2. 3. 4. 5. 6.

一、填空题和名词解释:

仪器分析的分类 光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色谱学 、

紫外—可见光谱法不仅可测定 有色物质,还可以测定 无色物质

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的波长范围是 200~760 nm 测量吸光度的范围是 0.2~0.8 为何说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在吸收光时只能吸收某些特定波长的光。

具有n—π* 、π—π* 跃迁(不饱和烃)的物质才能用于紫外—可见光谱法。 ε= 103~104 属于中强吸收、ε=104~105属于强吸收 、ε< 102 属于弱吸收。

Mr10%%

7. ε与波长、温度、溶剂有关。 ε 与Ecm关系:ε = Ecm·

8. 由于 Ε分 =Εe(电子)+Εv(振动)+Εr(转动), 所以U—V光谱属于 带状光谱 ,

%9. ε的单位 L∕mol.cm : Ecm的单位 100ml∕g.cm 10. 单色光:只具有单一波长且不可再分的光。

11. 显色反应注意的条件是 酸度 、 温度 、 显色剂用量 、 显色时间 和加试剂的顺序。 12. 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是 单色光 和 稀溶液 ;其表达式A == a b c或kbc 13. 影响Beer law 的光学因素:非单色光、谱带宽度、杂散光、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波长λ 14. U—V光谱法的测量误差是:

?cC?loge??TTlogT?0.434??TTlogT

15. U—V光度计的组成:光源、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系统。 16. 单色器有 棱镜(60°、30°)、光栅 两种,线性色散的是光 栅,非线性色散的是棱 镜。 17. AAS采用 空心阴极灯 做光源,以获得 锐线光源 来实现 峰值吸收 的测量。

18. 共振线 —— 当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吸收一定频率的光所产生的吸收谱线 。 19. 原子化器包括火焰原子化器和石墨炉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的效率是 100% 20. AAS的吸收线变宽主要受 压力变宽Δγ 和 热变宽Δγd 。 21. AAS干扰来自于 光谱、背景、电离、化学、基体效应(物理)。其主要干扰来自 光源 和 原子化器。 AAS测量吸光度的范围是 0.15~0.6

22. AAS多采用 空心阴极灯 做光源以获得 锐线光源 来实现 峰值吸收 的测量。

23. 特征浓度S ′—— 待测元素有1%的光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所需要的浓度或质量。 24. 在光度法中如使用HCl 或HNO3调节酸度是因为 他们在紫外区没有吸收 。 25. 在光度法中不能使用H2SO4试剂是因为他在 紫外区有吸收 而干扰测定。 26. 指示电极 —— 凡Φ电极电位随被测物的浓度C变化而变化的电极。 叫~。 27. 指示电极Φ依其原理可分为 电子交换、离子交换 和 离子扩散 两类电极。 28. Nernst 方程的Φ它所响应的是被测物质的 离子活度 。

29. 参比电极— 凡Φ电极电位不随被测物的浓度C变化而变化的电极。 30. 参比电极应符合 电位恒定 、重现性好 和易复生 的条件。

31. 电位法测量时它不受OX-Red影响、 具有 测定各种溶液 的优点。 32. 电位法测定时,电流I = 0 。 Φ玻=K玻?2.303RTFpH。

33. 直接电位法测量pH采用的是 二次测量 方法。它可以消除 玻璃 电极的 不对称 电位和公

式中 常数K 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误差。

34. 用221型玻璃电极测定pH=10的溶液会产生 碱误差 。 35. 测量pH时应注意:指示电极要浸泡24小时 和 温度 。

36. 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很简单,方法是: 将其浸泡24小时 。

37. 电位滴定法确定终点有 3 种方法,永停滴定法有 3 种方法,S2O32?滴定I2计量点后电信

总复习和答案 第 2 页 共 4 页

号 突起 。I2滴定S2O32?计量点后电信号 恒定 。

38. 离子选择性电极又称 模电极 。 电极表达式:ΦISE=K ?2.303RTZFloga?。

39. 膜电位 —— 是跨越玻璃膜内、外两个溶液间的电位差。叫~。 40. 电位法确定终点的方法有 E~V曲、一阶导数、 二阶导数。

41. 球形粒子的迁移率μ=Q∕6πrη ;影响μ的因素有 电场 、 pH 、 电流 和 电渗 42. 电渗 —— 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

43. GC检测器分为 热导池检测器T C D 和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 I D 44. 分离度 R R?2(tr2?tr1)W1?W2; 它与 n 、 r1、 r2、 k′ 有关。

Ai?Fi45. GC常用归一法定量,其公式是A%=

?Ai?Fi100%

46. L~C的内容包括 吸附 色谱 、 分配 色谱 、 离子交换 色谱等。 47. 比移值 Rf= 起点至班心的距离∕起点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48. 相对比移值 Rst=起点至班心的距离∕起点至对照品斑心的距离。

一般比移值Rf在 0.2~0.8 之间。各组分的比移值Rf之差应> 0.05 时完全分离。分离度R=1时 两峰略有重叠(5%);R=1.5时两峰完全分开(99.7%);我们希望R在>1.5以上。 49. 在色谱图中 调整保留时间(或体积)可以 定 性、 峰的 高度H 和 面积A 可以 定量 、 高度H 和 塔板数n可以对柱效进行评估。

50. HPLC分离复杂试样时为提高分离效率,缩短分离时间常采用 梯度洗脱 的方法。

51. 所谓反相分配色谱法是 流动相为极性,固定相为非极性 。或 流动相的极性 > 固定相极性 52. 所谓正相分配色谱法是 流动相为非极性,固定相为极性 。 或流动相的极性 < 固定相极性 53. 色谱分析的两个重要的理论是塔板理论 和 速率理论 Van Deemter方程表达式 H= A+B/u+Cu Van Deemter由 涡流扩散项、纵向扩散 项和 传质阻抗 项组成。

54. 极性 大(小)的试样用极性 强(弱)的洗脱剂。固定相活性 高(低)的适于极性弱(强)的样品的分离。

55. 载气的体积Vr=Fc×Tr Fc与Vr 无关 56. 不对称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是 A=(W0.15+W0.85)h/2 57. 用硅胶土做载体,它分为:红色载体 和 白色载体。

58. 气相色谱选用固定液的原则是:固定液与样品的结构和极性相似。即“相似相溶”

二、计算题:

【例1】安络血的Mr为236,配成0.4962㎎∕100ml,在1cm池中,于λmax=355nm处测得

%T=27.7%. 求ε、Ecm?

解:A = —㏒T = —㏒0.277 = 0.558 C = 4.962×10[g∕100ml]

% ∵ Ecm =

—4

ALC%%

∴ Ecm= 1.124×103 [100ml∕g㎝ ] ∵ε= Ecm·

Mr10

∴ ε=1.124×103×236÷10=2.65×104 [l∕mol·㎝ ]

【例2】 某化合物在乙醇溶液中λmax为240nm ,在1㎝吸收池中测得其ε=1.70×104, Mr为314.47,问配成何浓度(g∕100ml)测定时最适合?

解:最佳测定时的A=0.434 ∵ε= A ∕LC ∵ C = A∕εb=0.434∕1.70×10 =2.55×10—5[mol/L] = 2.55×10—× ×31.447 =8.02×10—4 [g∕100ml]

【例3】 测定复方炔诺酮中炔雌醇含量,取本品20片(含量为31.5~38.5mg),研细溶于醇

4

总复习和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

后稀至250ml,取50ml再稀至100ml,在285nm激发波长和307nm发射波长处测定莹光,对照品Cs = 1.40μg∕ml,其莹光读数65,问合格品的莹光读数应在什麽范围? 解: C1 = 20×31.5×5÷2500 = 1.26 [ug∕ml]

C2 = 20×38.5×5÷2500 = 1.54 [ug∕ml] ∵F = K×C Fx = Fs×Cx/Cs ∴ F1 =65×1.26 ÷1.40 =58.5 同理 F2 = 71.5

【例4】某化合物以氯磺酚S显色测定铌,100ml溶液中含铌100μg。用1cm吸收池在650nm处测其透射率44.0%,计算百分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Mr:92.90)

%解:A = —㏒T = —㏒0.44 = 0.356 C =100μg∕100ml=10-4g∕100ml ∵ Ecm =A

%∕LC ∴Ecm= 3.56×103 [100ml∕g ㎝ ] ∵ε= Ε% ·Mr∕10 ∴ ε=3.56×103×92.9

÷10=3.31×104 [l∕mol·㎝ ]

【例5】AAS火焰法测定铜的特征浓度为0.0100mgL-1/1%吸收,某试样含铜20 mgL-1时,该含量在合适的测量范围吗?怎样处理才能使吸光度在测量误差较小的范围内

解:∵ S′=

c0.0044A ∵ A=

0.0044?200.0100=8.80 不符合测量范围,应稀释8.8/

0.434=20倍,这样A为0.44误差最低

【例6】当采用pH为6.86缓冲溶液时,发现玻璃/甘汞电极体系存在6.2mV的电位,用另一个未知液测量时其电位为0.219V。计算未知液的pH和[H+]?

解:∵ pHx =pHs?Ex?Es0.05916+

∴ pHx=6.86+

0.219?0.00620.005916=10.46

—11

又 ∵ pH = — ㏒[H] ∴ [H] = 10

—pH

= 3.49×10[mol∕l]

【例7】某混合物中含有乙醇、乙庚醇、苯和醋酸乙脂,用热导池检测得到数据如下:求各组分百分含量?

化合物 乙醇 乙庚醇 苯 醋酸乙脂 峰面积(㎝2) 5.0 9.0 4.0 7.0

校正因子 0.64 0.70 0.78 0.79

解:∵ i%?Ai?Fi?Ai?Fi100% ∑Ai×Fi=5.0×0.64+9.0 ×0.70+4.0×0.78 7.0× 0.79

= 18.15 ∴ 乙醇% = 3.2×100% ∕18.15 = 17.6% 乙庚醇% =6.3×100%∕18.15 =34.7% 苯% =3.12×100%∕18.15 = 17.4% 醋酸乙脂 % = 5.53×100%∕18.15 =30.5%

【例8】某色谱柱柱长为1.00 m,记录纸速2.00cm/min, 死时间为0.400 min 保留时间为 2.34min,峰宽W为3.20 mm。 求n,H,neff,Heff ?

解:W=0.32cm/ 2.00cm/min=0.16’ Tr =2.34’ Tm =0.400’ ∵ n =16(

trWtr'W)2

∴ n =16( 2.34’∕0.16’)2 =3.42×103 又 ∵ H = L/n ∴ H = 10000㎜∕3.42×103 =2.92㎜ 又 ∵ Tr′= Tr-Tm = 2.34’-0.400’= 1.94min ∴ neff =16(

)2

总复习和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

=2.35×103 Heff= L/neff = 10000㎜∕2.35×103 =2.84 mm

展开剂前沿 · · a b′ b 样品 标准品 【例9】图是某样品的薄层层析图, 期中a=17.5cm b=12.5cm b′=13.7cm 求Rf 及Rst 解:∵ Rf =

起点至试样斑心的距离起点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bb'=

ba ∴ Rf =

12.517.5=0.714

∵ Rst =

起点至试样斑心的距离起点至参照物斑心的距离=

∵ Rst =

12.513.7=0.912

【例10】 The molar absorptivity for acetone in ethanol is 2.75cm1mol

-1

at 366nm . Calculate the range of acetone concentrations that can be used if the precent

transmittance is to be greater 10%and less than 90% with a 1.00cm well.

解:已知 l=1cm ε=2.76[L/mol 1cm] T1=10% T2=90% (2分,)∵A=εlc A=- ㏒T (1分,) ∴ C=C2=

?log0.9002.76A?l??logTl?(2分,) ∴C1=

?log0.1002.76(1分,)=0.362[mol/L] (1分,)

(1分,)=0.0166[mol/L] (1分,)浓度在0.0166~0.362[mol/L]之间(1分,)

三、简塔题:

1、简述紫外可见分析仪器的组成(5个) 2、简述紫外光度计的光路类型(3种)

3、试述保留比中容量因子k为什么应小于6 4、试述电位滴定法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 5、简述电位滴定法的终点 6、简述指示电极二类电极Nernst 方程式为何响应阴离子 7、试述分子的刚性结构对莹光强度的影响 8、试述离子选择性电极Nernst 方程式与电性有关 9、简述显色反应注意的条件(5个) 10、简述UV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4个

11、简述影响比尔定律的因素; 作图并简述一个吸收曲线应该具有哪些特征(>4个) 12、吸收池匹配性检验为什么用T不用A?

13、试述紫外可见的纯度检验原理? 简述紫外定量的方法有哪些?

14、简述助色团并说明其影响; 15、简述产生长移red shift和短移blue shift的原因 14、简述热变宽和压力变宽?(就是名词解释);

15、简述分子荧光中的去激发 16、简述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的起因?(见笔记) 17、简述热导池检测器优缺点(五点)

搜索更多关于: 仪分检验总复习解答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总复习和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1. 2. 3. 4. 5. 6. 一、填空题和名词解释: 仪器分析的分类 光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色谱学 、 紫外—可见光谱法不仅可测定 有色物质,还可以测定 无色物质 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的波长范围是 200~760 nm 测量吸光度的范围是 0.2~0.8 为何说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在吸收光时只能吸收某些特定波长的光。 具有n—π* 、π—π* 跃迁(不饱和烃)的物质才能用于紫外—可见光谱法。 ε= 103~104 属于中强吸收、ε=104~105属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