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2.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图形面积一定相等,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例子:
㈢动手做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分别在两组对边平行之间的垂直线段,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高有无数条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梯形的高在一组对边平行之间的垂直线段,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
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把平行四边形同过剪切。平移旋转化成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高 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 补充知识点: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二)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底=2×三角形面积÷高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高=2×三角形面积÷底
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三)梯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上底=2×梯形面积÷高-下底 下底=2×梯形面积÷高-上底 补充知识点: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平面图形巩固:
1. 长方形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长边的长叫长,短边的长叫宽,有两条对称轴。
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2(长+宽) 长方形面积=长×宽 c =2(a+b) s = a× b
3. 正方形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对边平行。正方形每条边的边长叫边长。有四条
对称轴。
计算公式: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4X边长 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C=4a s=a×a
3.三角形特征: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的封闭图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不相等。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有一条对称轴,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
4.平行四边形特征:在同一平面内两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叫为180度。 容易变形。
5.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底边,较长的底边叫下底,较短的底边叫上底。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㈠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的含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整体“1”。
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单位: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像
11、、。。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24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即分数具有相对性。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应的整体就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分母
112、、等) 243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
3359、、、,…) 23441带分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如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4假分数(分子=分母 或者 分子>分母
注意:①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②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分子大于分母的假分数,都可以写成带分数 二、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不为0)。 除数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的值相当于商。
。
①知道这个关系可以让我们把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 练习:将下面几个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
3÷2=
31 1÷4= 1÷2= 241 2②把假分数化为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做分母。
如:12÷7=
125=1 77③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两种)
a) 把带分数分成整数与真分数的和的形式,把整数化成用真分数的分母作分母的假分数,再
加上原来的真分数,就可以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