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研究
○
验应加以鼓励”11,更加关注学生的读书积累,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与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注强调语文素养,凸现人文精神。因而命题者要以考查作品的鉴赏评价为重点,增加这方面的试题,减少机械识记的试题,切实落实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12 的要求
命题内容与试题形式是考试理念的直接载体,福建省在命题内容和试题形式与新课标提倡的教育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名著阅读在命题内容和试题形式上需要进一步是革新。通过本人对福建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分析和研究,在此,我认为名著阅读试题改革无疑就是对其内容和题型的改革,而这两方面的改革集中于加强名著阅读的鉴赏、评价考查,我认为应该在以客观记忆考查的客观题向以主观理解考查的主观题转变的趋势中,客观题为辅,以主观题为主,在从而加强对名著阅读是真实考查。
1.客观题主要以选择题出现,选择题依旧是判断正误,可借鉴高考,将难度扩大化,选用五选二的形式,分值可控制在2分。也可以在选择的基础上加上选择的理由阐述,让学生说明选项错误的原因,正确的表述应是什么,同时提高分值,分值为3分。这样的细节化基础化客观题考查,不仅能在基础上扩大学生知识积累的考查面,也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表述能力与分析阐述能力。
2.主观题的设计依旧以简答题的形式为主。不再是纯粹的回答只言片语的概述情节的类型,而是要在概述的基础上进行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鉴赏,如就语言、形象、结构、思想、情感、意义等方面来分析,可以是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或不同时代的价值观,或比较研究的方法等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把握细节,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次来进行鉴赏。这部分应该比较开放些,鼓励学生进行立足于文本的个性化的多元解读,所用方法、角度、深度不限,但要符合生活逻辑和文本语境,做到新颖而合理,且能自圆其说。这样的主观题可以是在简答题中或文段阅读中考查学生做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做到真正考查对名著语言的揣摩,真正考查阅读名著后的体验 ,真正考查对名著的综合评价,以扭转目前名著阅读中的“假读”现象,使课标对考生阅读名著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像广州省的名著片段阅读考查题设计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尤其是2011年佛山市的名著阅读试题(2011年佛山市名著阅读试题见附录一)的三题综合性地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体验、语言赏析的各个方面,表现出合理的深度与难度。
○
10
二、 福建省中考名著阅读的题例设计
通过对福建名著考查情况的具体分析与研究、并借鉴广州省较为出色的例题模式及结合个人的粗浅的想法,本人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类型的新题例。福建省的中考名著阅读考查可以任选这两种模式,一是一道选择题加一道简答题,二是一则片段阅读考查题。这些新题例基于考查具有真实、深度、特色的准则和要求,力求于使学生深入名著,加强名著阅读考查的真实性。
设计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4分) 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
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驷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矛盾,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C.《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
D.《名人传》记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说明:依旧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这是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保留对名著知识识记积累的基础考查。在选择题的基础上增加了阐述选择的原因——分析选项正确与错误,这不仅在正面上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还在侧面上要求学生对名著知识掌握的细节化。这种考题才能真正有区分度,真正考查出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状况,从而能更好的杜绝学生们对名著只是囫囵吞枣阅读的现象。
设计二:简答题
2、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
11
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你的认识。并结合《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等相关情节,简要评述鲁达的性格。(6分)
3、原文:冲集中力量对付主要仇人陆谦。林冲喝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在陆谦告饶推脱后,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他把陆谦身上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冲是《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在“误入白虎堂”“雪夜上梁山”“风雪山神庙”“水寨大倂火”典型事件中,谈谈你对被逼上梁山过程中,林冲的性格变化的认识.(6分)
说明:简答题的设置不再是原先简答题单一的出题角度,而是通过提供可分析的文本和相关提示,需要进行人物的分析与鉴赏。综合要求学生要熟知相关故事情节,并加以概括、评价。要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述说,不仅兼顾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也体现阅读的鉴赏性、批判性。
设计三:片段阅读
4、(试题选文详见附录二)
(1)用准确的词语分别概括两个片段中的祥子(2分)
(2)仔细阅读片段中划线的句子,分析祥子在两个不同阶段保持“沉默”的各自原因,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4分)
(3)从下面语句中任选一句,谈谈你对语句的理解和感悟(4分) ①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 ②该后悔的全过去了,现在没有了可悔的事。
12
5、(试题选文详见附录三)
1. 用本名著回目的语句概括此片段的内容(2分)
2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林冲、林教头、柴进这三个主要人物?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这三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5分)
3本文的比武描写的有声有色,请根据选文中三处划线的语句,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说说你认为的理由(3分)
说明:片段阅读的设置,借鉴了广州省的模式,以提供文本的形式,要求考生在阅读基础上,不仅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对人物的行动与语言、人物的性格、文本的结构等方面的分析鉴赏能力 。这样的模式已经将名著阅读的考查提升到现代文阅读的地位上,综合考查了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体验、语言赏析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深入研读、获得感悟。
结语
在本省命题专家的努力下,经过将近9年的考查和探索,福建的名著阅读试题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革新。但由于实践经验少,理论研究不足,目前在试题命题上还甚理想,但年年都在探索改进,渐入佳境。本文针对福建省的中考名著阅读试题情况进行了一番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命题建议和题例设计。认真研究及反思当前的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将有助于在以后中考语文试卷中命制出具有考查真实特色且富有张力的试题,从而能更好的发挥中考积极引导的效应,进一步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福建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语文素养”的高度重视,福建省的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将更加自觉的有意识的用新课程的理念、新课标的精神的精神作指导,名著阅读试题也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科学性,“从内涵、艺术、体验这些关乎作品深层及个性化解读的方面提炼考题,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名著阅读的水平,从而使学生彻底抛弃伪阅读,回归原著阅读。”13将更加符合考查语文能力和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人才的要求。
○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