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研究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题量 分值 题型 1 1 2 2 2 2 2 3 2 2 3 6 7 10 9 8 9 7 填空 对联 填空、简答 填空、简答 选择、简答 选择、填空 填空、简答 简答 选择题、简答 内容 识记积累 概括归纳 识记积累、评价 理解感悟、识记积累 归纳概括、识记积累 识记积累、理解 识记、归纳概括 积累、概括,评价 归纳概括、评价 作品范围 水 钢 水 伊、西、水、格 水、钢、鲁、西 格、鲁、钢、爱、水 格、骆 水、西 西、童、名、格、水、 【注:水指代《水浒传》,钢指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指代《西游记》,伊指代《伊索寓言》,格指代《格列佛游记》、鲁指代《鲁宾逊漂流记》,爱指代《爱的教育》,骆指代《骆驼祥子》,童指代《童年》等】
通过以上对福建省福州市试题情况具体的呈现,我们可以了解到福州市的中考名著试题的发展变化:在题量上,由最先的单题转变为现今的2-3题。在分值上,上升幅度较大,由最初的2分增至到10分,近两三年的分值总体都在7分以上。在作品范围上,从一部逐渐扩展到多部考查,着重考查的有《水浒传》《西游记》等。在题型上,由原先单一的填空题发展为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并且以简答题为重。在考查内容上,由先前较为单一的能力考查转变为多元的综合能力的考查,且在考查程度上也有一定的深化,由浅层的客观性知识考查逐渐转变为主观性的评价分析的考查。
这些在2010年福州市的名著阅读考查得到了有效的体现。该年一反往年传统的考查模式,不再设置填空题或选择题,赋值9分的三小题都以简答题来命题,集中考查了《水浒传》和《西游记》。在第一小题要求“列举《水浒》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义’的两个故事”,考查的是学生对《水浒传》故事的识记能力,考查较为浅层。第二小题要求“对‘景阳冈武松打虎’、‘李逵沂岭杀四虎’ 任选其中一个,概述故事情节”考查的是学生的概述、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考查要
2
求有进一步的加深。第三小题要求学生“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此题以讨论式的角度出题,题型新颖有特色,考查对作品人物的评价、分析能力,进一步要求考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从全省发展情况上综合分析,福建省的名著阅读试题的发展变化具体表现在题量、分值、作品范围题型、内容五个方面。考查的题量由一变多;分值也由少变多;考查作品范围,大多是以课标建议的课外十部经典读物为主,但对名著内容的的考查也逐渐精细化,深入化;在考查内容上,福建的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已呈丰富多样之势,主要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理解感悟题、评价鉴赏题;在题型上,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另也有一些特色新颖的题型,如表格式,讨论式等。
(二)试题考查特点
时至今日,福建省名著阅读试题在形式上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在考查内容上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分析评价题,从这些考查题型多样、内容丰富的试题中,我们可以概括出福建省的名著阅读试题考查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依然着重对客观记忆性知识的考查
从2003年开始至今,福建省依然着重对客观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即考查文学常识、主要人物、典型的故事情节等。福建省始终将名著阅读作为积累运用的一部分,依然较多地以填空、选择以及简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识记积累、概括、表达能力。如 2011福建宁德市赋值7分的名著阅读试题都是考查名著的文学常识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概述。
2、出现由客观记忆考查向主观理解评价转变
福建省虽然重视对名著阅读客观记忆性知识的考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设置一些主观能力型的题目,开始出现由客观记忆考查向主观理解评价转变的趋势。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
(1)注重对作品中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的分析评价。如2011年厦门市“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人中,哪一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由。”试题要求学生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把对名著的阅读引向深入,进入和文本对话,充分表达自己阅读的真实感受。
(2)注重对作品内容和思想的阅读感悟。如:2009年厦门市“为什么奥斯特
3
洛夫斯基的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请任选角度,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与2011年三明市“鲁滨逊在逆境中的‘自勉自慰’给了你哪些启示?”这两道试题都是考查对名著阅读后的感想(或感悟、感受、体会、体验等),这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和名著进行对话和情感交流的领域,进入了阅读的情操陶冶领域。
综合以上的分析,2003年至2011年福建省的名著阅读的考查情况总体呈稳定前进的发展局面。福建省的名著考查力度逐年加强,在题量、分值、考查范围、题型、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变化和革新。从考查特点上看,考查开始逐步由以客观记忆考查的客观题向以主观理解考查的主观题的考查趋势。
二、福建省与全国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比较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逐渐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但由于处于尝试摸索、改革阶段,各地区的教学目标,命题理念等要求不一致。因此各地区结合本省市的教育教学的特点来命制试题,所以各省市的名著阅读试题在内容、题型、赋分,作品范围考查的要求都不一相致。
为了便于了解、分析全国的考查情况,本人于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其他四个典型省份——辽宁省(以沈阳市为代表)、江苏省(以苏州市为代表)、北京市、广州省(以佛山市为代表)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现将其2005年、2008年、2011年的三个年份的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考查情况列表如下:
2005年
省市 福州市 (福建) 沈阳市 (辽宁省) 苏州市 (江苏) 北京市 (北京) 佛山市 (广东) 题量 2 1 无 题型 填空、简答 填空(表格) 分值 6 3 内容 识记、评价 识记 作品范围 水 水、威尼斯商人 无 1 简答 2 概括 水
4
2008年
省市 福州市 (福建) 沈阳市( 辽宁省) 苏州市 (江苏) 北京市 (北京) 佛山市 (广东) 题量 2 2 1 1 3 题型 选择、填空、 选择、填空 简答 填空 简答 分值 9 4 3 3 10 内容 识记、理解 概括、识记 概括 识记 范围 格、鲁、刚、爱、水 朝、刚 水 西 识记、评价、水 鉴赏 2011年
省市 福州市 (福建) 沈阳市 (辽宁省) 苏州市 (江苏) 北京市 (北京) 佛山市 (广东) 题量 2 2 2 1 3 题型 选择、填空 选择、填空 简答 填空 片段阅读(填空、简答) 分值 7 3 5 3 10 内容 识记、概括 识记 分析、概括 识记 范围 西、童、格、名 朝、名、鲁、骆、西 汤、水 朝 识记、概括、西 分析、
通过对以上四个代表性省份的三个年份、五个方面的详细的统计、分析对比,以这四个省份的考查情况为出发点,从而可以局部反映出全国名著考查的一个整体概况。本人由此可以得出福建省与全国在试题的分值、题型、内容上的异同点。
1、全国分值普遍偏低,福建则不然
全国大部分省市的试题分值普遍偏低,如北京市的常年在2-3分左右浮动、沈阳市分值也在3-4分左右、苏州市分值在2-5分不等,有的省份甚至没有涉及名著考查(如上海市)。而在全国分值都局部偏低的情况下,广东省的分值位居全国首位,平均在10分,福建省分值仅次于广东省,在7-10分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福建省对名著考查的重视和力度的强化。
2、全国题型普遍单调,福建亦然
纵观全国,发现将近有70%左右的省市的名著题型都以填空题、简答题的样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