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模与仿真基础实验指导书
《建模与仿真基础》实验指导书
10.50-0.5-110.50-0.5-102490 16802490 16812015018021024060 0.530033012015018021024060 0.5300330270300270300
3. gtext 函数
该命令用于鼠标定位的文字注释. 执行完绘图命令后再执行gtext(?说明文字?) 命令, 就可在屏幕上得到一个光标, 然后,用鼠标选择说明文字的位置。 例7 t=[0:1:10]; x1=2*t; x2=0.5*t; plot(x1,t,x2,t); gtext('x=2t'); gtext('x=0.5t')
10987654321002468101214161820x=0.5tx=2t
该命令在线性坐标系下绘制y对应于x的轨迹。若其中之一为矩阵则该命令将对应于矩阵的行或者列绘制一簇曲线。该命令也可以在同一坐标轴下绘制多条曲线。
- 7 -
《建模与仿真基础》实验指导书
4. 基本绘图控制参数:设置线型、线色、数据点形
1)、曲线点型、线色允许设置值
线线
2)、数据点形常用设置值
符号 含义 . 实心黑o 空心圆x + * s 方块d 菱形p 五角星符 符号 - : 虚线 r c -. 点划线 m y k -- 双划线 w 型 含义 实线 符号 b g 色 含义 蓝 绿 红 青 品红 黄 黑 白 叉十八字字线点 圈 3)、坐标轴控制(axis)、分格线(grid) 符 符 符 符 符 4)、图形标注:坐标轴名(label)、图形标题(title)、图例(legend)、图形说明(text,gtext),格式如下:
title(?s?) 书写图形标题 xlabel(?s?) 横坐标轴名 ylabel(?s?) 纵坐标轴名
legend(?s1?,?s2?,…) 绘制曲线所用线型、色彩、或数据点型图例 text(x1,y1,?s?) 在图面(x1,y1)坐标处书写字符注释 gtext(?s?) 用鼠标选择书写字符注释的位置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熟悉Matlab的运行环境以及HELP命令,运行demo命令,观看Matlab所具有的功能。 2.验证上一步骤:实验原理中的例题(共7题)中所有操作。
3.完成以下各题,在实验报告中写入相应的程序,并在机器上运行结果验证。
1)输入A=[7 1 5;2 5 6;3 1 5],B=[1 1 1; 2 2 2; 3 3 3],在命令窗口中执行下列表达式,掌握其含义: A(2, 3) A(:,2) A(3,:) A(:,1:2:3) A(:,3).*B(:,2) A(:,3)*B(2,:) A*B A.*B A^2 A.^2 B/A B./A 2)求下列表达式的值(在实验报告中附相应的程序)。
e0.3a?e?0.3aa?0.3x?sin(a?0.3)?ln,a??3.0,?2.9,?2.8,...,2.8,2.9,3.022
提示:利用冒号表达式生成a向量
4.完成以下各题,将答案写入实验报告,并在机器上运行结果验证。(在实验报告中附相应的程序并绘出相应的图)
- 8 -
《建模与仿真基础》实验指导书
3sinx??y??0.5?cosx2?1?x??1)设,在x=0~2π区间取101点,绘制函数的曲线。
2)绘制[0,4π]区间上的x=10sint曲线(所取的点为n, n为本人学号后三位值),并要求: a. 线形为点划线、颜色为红色、数据点标记为加号; b.坐标轴控制:显示范围、刻度线、比例、网络线 c.标注控制:坐标轴名称、标题。 d.用gtext命令在图上标注x=10sint。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MATLAB/Simulink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老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软盘与移动硬盘。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6.将实验过程截图,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
- 9 -
《建模与仿真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Matlab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中建立传递函数模型、零极点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 2.掌握Matlab中建立各种模型的命令; 3.数学模型的相互转换; 4.掌握数学模型的连接;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
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 编程工具:MATLAB/Simulink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熟悉教材第二章基本内容,掌握Matlab中传递函数模型、零极点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建模;建立习题2.1的系统模型。(在实验报告中写出相应的程序) 2.使用命令建立模型的转换;完成习题2.4。(在实验报告中写出相应的程序)
3.建立习题2.8的传递函数模型,并求并联系统、传递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在实验报告中写出相应的程序)
四、思考题
说出传递函数含义?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MATLAB/Simulink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老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软盘与移动硬盘。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6.将实验过程截图,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
- 10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