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六国论测试题练习题 - 文档 - (2)

六国论测试题练习题 - 文档 - (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0:34:40

忧劳可以兴国(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逸豫可以亡身(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亡)

而告以成功(介词“以”一般与后面的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组成介词结构。形容词“成功”与介词“以”结合,处于名词常处的位置上,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

夫祸患积于忽微(介词“于”一般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词结构。形容词“忽”、 “微”与介词“于”结合,处于名词常处的位置上,用作名词:细微的事情) 四、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盛

盛衰之理(兴旺,兴盛,形容词。读shèng下文“其意气之盛”, “故方其盛也”中的“盛”同此) 盛以锦囊(装,把东西放入容器,动词。读chéng) 天下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国家,名词。下文“天下已定”、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中的“天下”同此)

为天下笑(天下的人,名词) 与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和,连词。下文“契丹与吾约为兄弟”中“与”,同此) 与尔三矢(给,给予,动词)

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同,跟,表动作对象,介词) 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动词) 财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祷告,动词) 而告以成功(报告,动词) 归

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归顺,动词) 不知所归(返回,投奔,动词)

凯旋而纳之(等到,介词。下文“及仇雠已灭”、“及其衰也”中“及”同此)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赶上,赶得上,动词) 五、判断下列句式

梁,吾仇也 (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

燕王,吾所立 (直接把主语“燕王”与谓语“吾所立”放在一起表示判断) 此三者,吾遗恨也(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

自然之理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句首省略主语“此”,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为天下笑(用介词“为”表示被动, “为”相当于“被”)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用介词“于”介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溺”,表示被动多 “于”相当子“被”)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以上两句中,介词结构“于庙”, “于忽微”分别放在动词“藏”、 “积”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在”)

入于太庙 断发,泣下沾襟(以上两句中,介词结构“于太庙”、“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分别放在动词“入”,“至”后面作补语, “于”相当于“到”)

盛以锦囊 燕父子以组(以上两句中,介词结构“以锦囊”、“以组”分别放在动词“盛”, “系”后面作补语,“以”相当于“用”。前句“盛”后面省略宾语“之”, “之”代“矢”)

而告以成功(介词结构“以成功”放在动词“告”后面作补语, ?以”相当于“把”。 与尔三矢(句首省略主语:晋王) 荆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仓皇东出(以上两句句首均省略主浯,庄宗。前句“告”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向”) 还矢先王(“还矢”后面省略介词“于”, “于,相当于“给”) 六、综合检测: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A.玷污(diàn) 仇雠(chóu) 同仇敌忾(gài) B.伶官(1íng) 沾襟(zhāan) 意气之盛(shèng) C.锦囊(náng) 溺爱(nì) 盛以锦囊(chéng) D.聚歼(jiān) 睥睨(pì) 拈轻怕重(niā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 人吾遗恨(仇恨) 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逸豫(犹豫)可以亡身 抑本(推究)其成败之迹 巳盛(装着)以锦囊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D.何其(多么)衰也! 凯旋而纳(收藏)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是 ( D ) A.函梁君臣之首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D ) A.岂非人事哉 B.与其所以失天下者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改革开放以来,首都面貌日新月异,一栋栋大厦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 壮观。

B.新课标进入课堂之后,教师的讲要讲到点子上,点拨式的,要言不烦,更强调教师的组织、引导、激励参与作用。

C.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了,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 补牢,为时太晚。

D.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怿堆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 来人们的嘲笑罢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祸患常积于忽微 B.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②岂独伶人也哉 C.①入于太庙 ②而皆自于人欤 D.①自然之理也 ②莫能与之争

[解析]A①介词,被②介词,在;B①语气疑问副词,表反问,难道;C①介词,到②介词,从;D①助词,的②代词,他。 [答案]B

7、下列各句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1段评论庄宗的盛衰得失,阐明中心论点,既赞叹庄宗成功又慨叹庄宗失败,呼应文章开头。

B.以他的“极盛”和他的“极衰”构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强调“人事?作用。

C.“岂得之难……而皆自于人欤?”连用问句,发人深思,并寓结论于疑问中,之后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即本源在于“天命”。

D.段末弓I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判朝政,讽谏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普遍性。 [解析]错在“天命”。 [答案]C

[解析]A①介词,被②介词,在;B①语气疑问副词,表反问,难道;C①介词,到②介

搜索更多关于: 六国论测试题练习题 - 文档 - (2)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忧劳可以兴国(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逸豫可以亡身(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亡) 而告以成功(介词“以”一般与后面的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组成介词结构。形容词“成功”与介词“以”结合,处于名词常处的位置上,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 夫祸患积于忽微(介词“于”一般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词结构。形容词“忽”、 “微”与介词“于”结合,处于名词常处的位置上,用作名词:细微的事情) 四、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盛 盛衰之理(兴旺,兴盛,形容词。读shèng下文“其意气之盛”, “故方其盛也”中的“盛”同此) 盛以锦囊(装,把东西放入容器,动词。读chéng) 天下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国家,名词。下文“天下已定”、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中的“天下”同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