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六国论测试题练习题 - 文档 - (2)

六国论测试题练习题 - 文档 - (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0:48:05

①chóu__________ ②cāng háung__________ ③jīn_________ ④yì yù________ 17、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盛以锦囊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而告以成功 D.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18、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一夫夜呼 B.仓皇东出 C.泣下沾襟 D.北救赵而西却秦 1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恰当的一项分别是: (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A.君臣相互看着,不知道去哪里 B.君臣相继回头,不知道逃向哪里 C.君臣相对而视,不知道向哪里逃 D.君臣相互照看,不知道回到哪去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A.或者考察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出自人事吧 B.还是考察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出自人事吧 C.还是导致他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都是出于人为呢 D.或者说考察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出于人为吧 ●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初,元帝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逸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皆惊走;冯昭仪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对曰:“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上嗟叹,倍敬重焉。傅昭仪惭,由是与之有隙。后以成帝无子,诏立其子定陶王为太子(即后之哀帝)。哀帝建平元年,中山王病眚,其祖母冯太后自养视,数祷词解①。上遣谒者张由医治之。由素有狂易病,病发,西归长安。尚书责由擅去状,由恐,因诬言中山太后祝诅上及傅太后。两太后即昔之仪也。傅乃遣御史按验,数十日无所得,更使中谒者令史立治之。立冀得封侯,治冯太后女弟习及弟妇君之,死者数十人,诬奏云:“祝诅,谋弑上,立中山王。”责问冯太后,无服辞。立曰:“熊之上殿何其勇,今何怯也!”太后还谓左右:“此乃中语,吏何用知之?欲陷我效也!”乃饮药

自杀。司隶孙宝奏请覆治冯氏狱,傅太后大怒曰:“帝置司隶,主使察我!冯氏反事明白,故欲剔抉以扬我恶,我当坐之!”上乃顺指,下宝狱。 《资治通鉴·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注:①祷祠解:祈祷、许愿,以求解除灾祸。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冯昭仪直前,当熊而立 当:挡住、抵挡 B.由是与之有隙 隙:裂缝,分裂 C.冯太后自养视,数祷祠解 数:几次 D.尚书责由擅去状 状:情形、情况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祝诅上及傅太后 祝诅:向鬼神祝祷、诅咒 B.责问冯太后,无服辞 服辞:认罪的供状 C.司隶孙玉奏请覆治冯氏狱 狱:案

D.上乃顺指,下宝狱 顺指:顺便指示

3、对下列(1)(2)句中“故”字和(3)(4)句中“乃”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 (2)故欲剔抉以扬我恶 (3)傅乃遣御史按验 (4)乃饮药自杀 A.(1)和(2)相同,(3)和(4)也相同 B.(1)和(2)相同,(3)和(4)不同 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也不同 4、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分别是: (1)由素有狂易病,病发,西归长安 ( )

A.张由这个医生过去有心理失常的毛病,当时病又发作,就回长安去了。 B.张由这个医生过去有心理失常的毛病,这时病又加重了,就被送回京城。

) C.由于中山王平常就病得很重,这时又加重了,就被送回京城。 D.由于中山王平常就病得很重,这时病又发作,就回长安去了。 (2)此乃中语,吏何用知之?欲陷我效也! ( )

A.这是深宫里的话,何必去向一个小吏解释?想害我还不容易? B.这是恶意中伤的话,何必去向一个小吏解释?想害我还不容易? C.这是恶意中伤的话,普通官吏怎么会知道?明摆着是故意陷害我! D.这是深宫里说的话,普通官吏怎么会知道?明摆着是故意陷害我! (3)冯氏反事明白,故欲剔抉扬我恶,我当坐之! ( )

A.冯氏谋反的事情明明白白,还故意找茬儿来挑毛病,我非治他罪不可! B.冯氏反对我早就是公开的,所以她当众让我出丑,我当然要治她的罪! C.冯氏反对我早就是公开的,还故意找茬儿来挑毛病,我非治他罪不可! D.冯氏谋反的事情明明白白,所以她当众让我出丑,我当然要治她的罪!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傅太后心胸狭隘的一组是:( ) (1)傅昭仪皆惊走 (2)由是与之有隙

(3)傅乃遣御史按验 (4)更使中谒者令史立治之 (5)熊之上殿何其勇,今何怯也 (6)上乃顺指,下宝狱

A.(1)(2)(3)(4) B. (2) (3) (4) C.(2) (3) (5) (6) D.(4) (5) (6) 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冯昭仪当年出于对元帝的爱护,无心得罪了傅昭仪,造成十年后的一场大祸。因为母以子贵,傅昭仪的儿子当了皇帝,她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于是肆意报复,害死几十人似乎气还没消。 B.本来是一件对傅太后并没有构成伤害的事情,她却耿耿于怀,几十年后千方百计来报复。明明抓不到把柄,但凭借她的权势,竟株连数十人,不仅冯氏一家受害,其他人稍有不服也不放过。 C.封建宫廷里的矛盾斗争是十分可怕的,冯、傅两昭仪的事情就是一例。原本是一件小事,但斗争却延续了几十年,一旦一方得势,便无所不用其极,不惜造成另一方枉死数十人的惨祸。

D.冯太后虽然地位很高,但应当算是本分人,起初是保护元帝,后来是关心儿子的病,希望早点好,

这两件事她都没错,但最后的悲惨结局却因此而起。这说明封建宫廷中是没有是非可言的。

《伶官传序》知识训练

(括号里是答案和解说)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岂非人事哉(“人事”是名词“人”与用作动词的名词“事”的连用,义为:人为。今常指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或指人的意识对象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原:推求原因。今常用义为:最初的,本来,或宽广平坦的地方。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的“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今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你的。今常用义为:于是;才)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今常用义为:组织,或由不多的人员组成的单位等)

至于誓天断发(“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其义为:到,到……的结局。今常用作表示另提起一事的连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小。今常用义为,不注意,粗心等)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负而前驱(方位名词“前”作“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前面) 仓皇东出(方位名词“东”作“出”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东) 岂非人事哉(名词“事”充当“人”的谓语,用作动词;做,从事) 函梁君臣之首(名词“函”带宾语“梁君臣之首”,用作动词:用厘子装》

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本”,原义为根源,在此带宾语“其成败之迹”用作动词,考究)

乱者四应(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形容词“乱”粘附在“者”的前面,用作动词:作乱,造反)

搜索更多关于: 六国论测试题练习题 - 文档 - (2)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①chóu__________ ②cāng háung__________ ③jīn_________ ④yì yù________ 17、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盛以锦囊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而告以成功 D.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18、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一夫夜呼 B.仓皇东出 C.泣下沾襟 D.北救赵而西却秦 1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恰当的一项分别是: (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A.君臣相互看着,不知道去哪里 B.君臣相继回头,不知道逃向哪里 C.君臣相对而视,不知道向哪里逃 D.君臣相互照看,不知道回到哪去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A.或者考察他成功与失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