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12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教师们的课堂基本功都很扎实,流利的普通话,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漂亮的粉笔字,精心的设计课堂设计… … 三十分钟充分展示了个人素质。 学生是当堂拿到课文,所以并没有时间预习,教师在30分钟内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书写生字词,归纳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还要讲出自己的特色是很有难度的,老师们节省时间,不约而同的将导入简化,都没过于花哨的导入语,出示课题导入,一目了然。
老师们现场一笔一画板书课题,教师写,学生用手在空中跟着写。 老师们都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检查生字词,朗读形式亦是多样的,默读,放声读,王传贤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我们都带进了美丽的《桂林山水》中…… 老师们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跟孩子亲切地交谈,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如老师们最爱用的句子是:
读课文,用心去听自己的声音,用心去读每一个文字。 能不能通过你的读,将这种情感传达出来?……
老师们还很注重课堂评价:你们在读书时,我在读你们。我从你们认真的表情中,我知道… …
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特别会读书…… 掌声送给他……
时间过得太快,当我们还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时,比赛已经接近尾声,在比赛过程中我所学习到的一些东西,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学习摸索,我不能只羡慕别人,我应把羡慕别人得力气用于自身的教学中,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道理就是如此!
观“首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10月27日至10月30日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六朝古都的南京举行。这次活动由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参赛选手27位,与会听课老师接近五千人,分AB两个赛场。非常荣幸能成为一名参会的学习者,聆听各教学能手以及专家的新理念。
我们的听课场所在江苏审计学院体育馆,有14位参赛选手,会场听课老师接近三千人,真是座无虚席,济济一堂。比赛日程除了开闭幕式外,还有比赛五个步骤,分别是: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表演、课堂教学展示和知识素养现场答题。这些比赛内容相对应的分值是:10分、10分、5分、60分、15分。采用现场亮分、现场评价的方法,逐项完成比赛。选手比赛在28、29两天。28日上午进行开幕式以及诵读、书写、才艺三项比赛。28日下午、29日全天是课堂教学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两项比赛同时进行。
通过观摩,我从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书写展示的内容是现场抽题的古诗,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书写内容。这个比赛项目让与会者看到了选手的基本功,大部分选手都能工整、美观、正确地完成自己的作品,有两位老师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比赛结束后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雷石教授作了现场点评,也提出了如何书写美观、流畅的要求。着重强调了我所在年龄段(30—40)中教师所需要重视的写字基本功训练。雷教授提出40以上的老师都有正规的毛笔字教学,30岁以下的老师从小学就有正规的写字教学,只有三十多的老师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因此雷教授积极提倡语文老师临帖,写毛笔字。
学习期间,最累的当属课堂教学展示了。这有可能是我这辈子中听课效率最高的记录了。一天半的时间听了十四位老师的教学展示。而且这十四位教师的课都是提前一天抽取到内容,然后自己备课、自己制作课件、自己设计这节课的所有内容,学生对教学内容也是新的接触。这是真正的展示,这是没有任何花哨的实实在在的课堂,所有的教学手段都在为教学目标服务。十四位老师用各自独有的风格把自己的意图和学生的智慧在一起汇合、碰撞,演绎出动人的火花。这些火花中有海南选手毛立业老师的
严谨的课堂构架;有江苏选手陶静老师的情景融汇;还有陕西选手王谦老师的剑走偏锋、标新立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内蒙古选手,包头市东河区教研室的谭培霞老师教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这节课的引人入胜处是教学深度的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并且在学中总结学法,堪称典范。这节课谭老师先设计情趣导入:都在哪儿旅游过?随后揭示课题,按要求读课文,让学生解决字、词、句的难点。紧接着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按什么样的游览顺序写的?在与学生的交流后板书总结顺序:入山——双龙洞——外洞——孔隙——内洞。并及时教学写法:移步换景法。之后马上用一个睿智的问题引出教学重点:哪部分最惊险?最后与学生一起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并让学生也学着用自己身受的方法去描写一种事物。完成教学目标。因为比赛课堂教学时间只有三十分钟,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比较困难,而谭老师用用自己不疾不徐的教学风格循循善诱,很好地把握住课堂节奏,得到听课者的一致好评。
如果说十四位选手的精彩课堂是精心备课和教师素养的展示,那么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应用学系教授佟乐泉教授的点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升华与智慧的迸发。佟教授用风趣幽默却不失严谨的语言向我们总结出每一节课的火花以及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师素养的发展方向。佟教授用他的慧眼解剖每位选手的特点。让听课老师大大拓宽了眼界。
尽管选手上课精彩,佟教授的点评更是锦上添花,都没有琅琊路小学的学生给我带来的震撼大。那是一群什么样的学生?那是一群拿到一篇陌生的文章,能在相互交流见把课文读懂的学生;那是一群看到陌生的文章就能联系自己已读过书的内容加以诠释的学生;那是一群自己找文章脉络重点并向其他人汇报的学生。那是一群我特别向往的学生。不管是三年级还是六年级,这些学生都向我们展示了与年级不相符的精彩。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孩子们,到了四年级却不能够完整的流利的标准的朗读一篇文章的学生。我不气馁,正因为有了差距,才让我有目标,才让我有动力,才让我这做老师的该怎么做。我羡慕琅琊路小学的学生,我更有一种让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琅琊路小学学生一样的拼搏,我还希望自己能够从点滴做起,相信长期不懈的教育会有所收获。
匆匆的两天过去了,而留在心底的教师的那份责任感却愈加重了。我知道看花容易绣花难。但我坚信,春风都吹来了,桃李枝上的花开还会远吗?让这次学习成为一缕春风,打开学生的心花。最后,用闭幕式上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教授的发言作为我这次学习收获的总结:语文教学要真实、朴素。
观“首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