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
1.反问句: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改为陈述句: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能够代替。
2.比喻句: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三、篇章整体
1.《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种田的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丢下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兔子撞死而不得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不断发生的事情,要勤劳务实,不可心存侥幸的道理。
2.《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两个罐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狮子和鹿》讲了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后奋力脱险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还要讲实用。
4.《池子与河流》描写了池子与河流各自的生活态度,告诉我们人应当在自己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增光添彩,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换来的是毁灭。 四、单元考点
1.《守株待兔》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2.《陶罐和铁罐》一文常以阅读理解的形式进行考查。 3.《狮子和鹿》一文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4.《池子与河流》中出现了反问句、比喻句,常以句型转换、仿写等形式进行考查。
五、好文推荐 《伊索寓言》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字词归类 1.字
(1)易读错音 符号(fú√ fǔ) 借用(jiě jiè√) 兄弟(xiōng√ xiū) 牧童(mù√ mò) ....加倍(bèi√ pèi) 创造(chuàng√ chàng) 积累(lěi√ lèi) ...鲜少(xiǎn√ xiān 欧洲(zhōu√ zōu) 经验(yàn√ yǎn) ...石匠(jiàng√ jiàn) 前爪(zhǎo√ zhuǎ) 作坊(zuō√ zuò) ...(2)易写错字
异--上部不要写成“己”。 佳--右部横画间距均匀。 术--不要忘记最后一点。
洲--左窄右宽,右部不要写得太宽 史--“口”写扁些,撇捺长伸。 举--上部撇捺舒展盖下。
5
智--“知”不要写得太大,“日”写扁一些。 (3)多音字
行 xíng(行人) 中zhōng(中间) 处chǔ(处理) háng(银行) zhòng(中奖) chù(处处)
鲜 xiān(新鲜) 累 lèi(劳累) 横 héng(横跨) xiǎn(鲜为人知) lěi(积累) hèng(蛮横) léi(累赘)
爪 zhuǎ(爪子) 量 liàng(重量) 冲 chōng(冲动) zhǎo(爪牙) liáng(测量) chòng(冲着)
(4)辨字组词
借(借用) 酒(酒店) 录(目录) 何(如何) 贸(贸易) 检(检查) 惜(可惜) 洒(洒水) 绿(绿色) 河(小河) 货(货物) 验(检验)
术(技术) 册(手册) 社(社会) 约(相约) 佳(佳节) 税(税务) 木(树木) 删(删除) 杜(杜绝) 药(药品) 洼(水洼) 锐(锐利)
拱(拱桥) 摊(摊贩) 栏(栏目) 择(选择) 吏(官吏) 供(提供) 滩(沙滩) 拦(阻拦) 泽(光泽) 史(历史) 2.词
(1)必会词语
旧符 牧童 异乡 佳节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欧洲 社会 石匠 设计 历史 创举 智慧 而且 (2)近、反义词
近义词: 暖--温 逢--遇 遥--远 异乡--他乡 贡献—奉献 发明—创造
保存—留存 普及—遍及 积累—积聚 吸收—吸取 容易—简单 传承—继承 改进—改革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参加--参与 雄伟--宏伟 坚固--牢固
反义词:新--旧 入--出 送--迎 明--暗 高--低 少--多 笨重—轻便
粗糙—细腻 便宜—贵重 容易—困难 促进—阻止 进步—落后
精美----粗陋 节约----浪费 容易----困难 减轻----加重 (3)填填动词
(创造)文字 (记录)事情 (制作)丝绵 (吸收)经验 (改进)造纸术 (剪碎)原料 (减轻)重量 (节省)石料 (4)填填修饰词
(伟大)的发明 (轻便)的纸 (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精美)的图 (美丽)的水花 (宝贵)的遗产 (名扬中外)的画 (热闹)的场面
6
(形态各异)的人 (各种各样)的店铺 (5)词语拓展
描写思乡的词语: 落叶归根 归心似箭 乡音难改 梦呓乡语 魂牵梦绕
日思夜想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的四字词语: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才高八斗 博闻强识
博学多才 学贯中西 汗牛充栋
含有“桥”的词语:过河拆桥 遇水迭桥 过桥抽板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大惊失色 从容不迫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心平气和
目瞪口呆 怅然若失 全神贯注
二、佳句积累 1. 含关联词的句子: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排比句:
(1)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3.感叹句: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4.诗文佳句:
《元日》[宋]王安石 《清明》[唐]杜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节雨纷纷, 独在异乡为异客, 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门万户曈曈日, 借问酒家何处有? 遥知兄弟登高处, 总把新桃换旧符。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篇章整体
7
1. 《元日》通过对春节风俗及人们欢庆春节的盛大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我国人民欢度佳节、期盼新年吉祥好运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
《清明》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诗人所见的春色,抒发了诗人清明时节因远离了家乡而怀念已故亲人的惆怅、凄凉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诗人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用“每逢佳节倍思亲”高度概括了自己怀乡思亲的感情。 2. 《纸的发明》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我国不同时期用于记录事件、信息的工具,而造纸术的出现和改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和画面内容的描绘,再现了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和百姓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四、单元考点
1.《古诗三首》一文,常以古诗默写的形式考查。
2.《纸的发明》一文,第2~4自然段为重点段落,常以课文阅读的形式考查。 3.《赵州桥》一文,第2、3自然段为重点段落,常以课文阅读的形式考查。 4.《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第2~4自然段为重点段落,常以课文阅读的形式考查。 五、好文推荐 《长城》
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一、字词归类 1.字
(1)易读错音
灼(zhuó√ sháo)伤 干燥(zào√ cāo) 淡雅(yā yǎ√)吻(wěn√ wù)合 ....钳(qián√ gān)子 逆(nì√ sù)风 陌(mò√ bǎi)生 缝隙(xì√ xī)....水缸(gāng√ gōng) 大概(gài√ jì) 掀(xīn xiān√)起 ...(2)易写错字
醒:左右宽窄相等,左部不要写成“西”。 蜜:下部是“虫”,不要写成“密”。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