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科血液疾病病例
腹泻、呕吐,无浓茶尿、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食欲尚可,但体重减少5kg。
体格检查:体温38.2度,呼吸23次/分,脉搏90次/分,血压130/80mmHg,神清,发育正
常,营养中等。轻度贫血貌,左颈后可触及3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者如鸽蛋大,最小者如花生米大,质硬,无压痛,表面光滑,可移动,双侧腹股沟及股三角也可触及过个肿大(自黄豆大至龙眼大)的淋巴结,物理性状同上。头颅、五官无异常,巩膜无黄染,颈软,无颈静脉怒张,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胸腺无畸形,胸骨无压痛,肺无异常体征。心率90次/分,心律整,无明显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质软,无压
129
痛,肠鸣音正常。红细胞3.4×10/L,血红蛋白100g/L, ,白细胞5.2×10/L,分类正常, 血
9
小板180×10/L。大小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无异常,肝炎系列检查全部阴性。血糖5.4mmol/L,血钠、钾、钙、氯、总CO2、BUN、肌酐均正常。心电图正常,X线胸片示心肺纵膈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脾肿大,肝胆胰未见异常,未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骨髓检查示大致正常骨髓象。乳酸脱氢酶2275U/L,血清总蛋白56g/L,白蛋白33g/L,球蛋白23g/L
思考题
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淋巴瘤
2.诊断依据是什么?
患者3个月前发现颈部两侧及腹股沟两侧有数个如花生米大小的肿块,无自觉痛,无压痛,此后上述部位的肿块逐渐增大,伴发热、乏力、头晕,自服退热药或泼尼松可暂时退热。体重减少5kg。体格检查:体温38.2度,轻度贫血貌,左颈后可触及3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者如鸽蛋大,最小者如花生米大,质硬,无压痛,表面光滑,可移动,双侧腹股沟及股三角也可触及过个肿大(自黄豆大至龙眼大)的淋巴结,物理性状同上。胸骨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质软,无压痛,红细胞3.4×1012/L,血红蛋白100g/L, ,白细胞5.2×109/L,分类正常, 血小板180×109/L。腹部B超示脾肿大,骨髓检查示大致正常骨髓象。乳酸脱氢酶2275U/L
3.需要进行何种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取整个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活检 4.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淋巴结炎和恶性肿瘤转移 5.本例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一)以化疗为主的化、放疗
HL---MOPP方案;NHL---CHOP方案。 (二) 生物治疗
1、 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 2、 干扰素
(三)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手术治疗 合并脾亢者切脾
病例6
患者,男,16岁,因皮肤瘀点、瘀斑10天,腹痛2天入院。患者10天前始无明显诱因双下肢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呈对称性分布。瘀点为紫红色,大小不一,逐渐增多,延及躯干和上肢,部分融合成片,高出皮肤,伴轻微瘙痒。2天前出现腹部剧痛,以脐周明显,伴恶心、呕吐及腹泻,大便暗红色,每天3次,无里急后重。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5
起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无骨关节痛、腰痛、浮肿等,饮食、睡眠欠佳,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起病前一周曾患感冒,已愈。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T 37.4 R21次/分 P100次/分 BP120/80mmHg,神请,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检查合作,全身皮肤和粘膜未见苍白、黄染。躯干、四肢皮肤见散在分布的出血点,两侧对称分布,稍隆起,红色,压之不退色,尤以四肢远端为多,部分融合成片,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五官无异常,颈软,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活跃。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
实验室检查: RBC 4.5*10^12/L, Hb126g/L, WBC 4.8*10^9/L,分类正常,PLT 170*10^9/L,尿蛋白(+),RBC(++),其余阴性。粪潜血(++++)。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均正常。肝肾功能检查正常。
思考题
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过敏性紫癜混合型 2. 诊断依据是什么?
患者10天前始无明显诱因双下肢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呈对称性分布。2天前出现腹部剧痛,以脐周明显,伴恶心、呕吐及腹泻,大便暗红色,每天3次,既往史:起病前一周曾患感冒,已愈。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 37.4,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腹平软,脐周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PLT 170*10^9/L,尿蛋白(+),RBC(++),粪潜血(++++)。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均正常。肝肾功能检查正常。 3. 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单纯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外科急腹症 4. 如何治疗?
(一) 消除致病因素
防治感染,避免可能致敏的食物及药物 (二) 一般治疗
1. 抗组胺药:盐酸异丙嗪静脉注射钙剂 2. 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维生素C静注 (三) 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四) 对症治疗
腹痛---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口服或皮下注射;呕吐、便血---奥美拉唑 (五) 其他:上述治疗效果不佳
免疫抑制剂或抗凝疗法:肝素钠或华法林
病例7
患者,女,36岁。因皮肤瘀斑,牙龈出血1个月,月经过多1天而入院。
6
患者入院前1个月出现双下肢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牙龈轻微渗血,当时未予注意;继后,双上肢与躯干皮肤也出现瘀点、瘀斑。入院前一天患者月经来潮,量较以前明显增多。门诊查血象:Hb 126g/L。 WBC 8.6*10^9/L、 PLT 19*10^9/L,即收入院。既往无特殊服药、理化物质接触史,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T 36.8, P 82次/分,R 20次/分, BP 110/70mm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散在分布大量鲜红色或暗红色的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牙龈有少量渗血;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2次/分,心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关节无肿胀及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
血象:Hb125g/L, RBC 4.14*10^12/L, WBC 10.5*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67%,嗜酸性粒细胞16%,淋巴细胞10%,PLT 16*10^9/L。胸部X线、心电图检查正常;腹部B超:肝脾不大。
思考题
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诊断依据是什么?
双下肢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牙龈轻微渗血,继后,双上肢与躯干皮肤也出现瘀点、瘀斑。月经来潮,量较以前明显增多。既往无特殊服药、理化物质接触史,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全身皮肤散在分布大量鲜红色或暗红色的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象:PLT 16*10^9/L。腹部B超:肝脾不大。
3.需要进行何种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骨穿
4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再障、脾亢、MDS、白血病、SLE、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 5. 如何治疗? (一)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严格卧床,避免外伤。应用止血药。 (二) 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口服或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注 (三)急症的处理
血小板输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病例8
患者,女,20岁,因怕热,多汗,心悸,消瘦2月余入院。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怕热,多汗,心悸,消瘦,2个月来体重减轻约10kg,易怒,失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伴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体力差。多食,消瘦,睡眠差,大便次数增多,3次/天,为不成形糊状便,小便正常,停经半年余。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体格检查:T 38.3,P130次/分,R 20次/分,BP140/60mmHg。神清,精神差,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无畸形,双侧眼球轻度突出,双眼有神,双侧甲状腺II度肿大,质软,可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0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明显杂音,心界不大;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7
血常规:WBC 3.5*10^9/L N50%, L50%, Hb 80g/L, PLT 120*10^9/L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胸片心肺正常。
思考题
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诊断依据是什么?
患者怕热,多汗,心悸,消瘦,易怒,失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伴心悸,胸闷,气短,多食,消瘦,睡眠差,大便次数增多,3次/天,为不成形糊状便。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体格检查: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双侧眼球轻度突出,双眼有神,双侧甲状腺II度肿大,质软,可闻及血管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3.5*10^9/L Hb 80g/L,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3.写出进一步检查的项目?
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眼CT,甲状腺彩超,
4.本例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一、一般治疗:饮食营养、休息,禁用高碘食物和药物 二、甲亢的治疗
(一)抗甲状腺药物 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 (二)131I治疗 (三)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四)其他治疗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