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兽医(原版讲义)

中兽医(原版讲义)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58:38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 舌生疮糜烂 心血不足→舌色淡而无光 心血瘀阻→舌色青紫 3、在液为汗

汗--- 是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气化,从皮肤汗孔(玄府)排出的液体。 生理:心神调控汗液的分泌和排泄。 病理:心阳虚 自汗,心阴虚 盗汗。 治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 从现代医学而言,汗主要是水和无机盐,属水电解质体系。在临床可见,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敏感的就是心脏。严重者常可导致心律不齐,心率失常,心悸等。水电解质平衡是维持心脏正常机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备注

?从上述心的生理病理看来,中医所讲的心,基本包括了西医讲的心脏和部分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病变。

?第三节 肺

?肺的主体功能、联属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解剖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又称―华盖‖ 肺五行属金。 肺为相傅之官

肺的主体功能:一、主气,司呼吸 二、主宣发和肃降 三、通调水道 肺的联属功能:①开窍于鼻 ②在体合皮 ③其华在毛 ④在液为涕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一、肺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

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主一身之气: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气的生成(宗气)

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异常:呼吸不畅,呼吸异常,咳嗽气喘,气虚、甚至呼吸停止生命告终。 二、肺主宣发和肃降

A.呼出体内的浊气

宣发 B.将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

C.宣散卫气

A.呼出体内的浊气

肃降 B.将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

C.宣散卫气

宣发 --- 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肃降 --- 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的作用。

病理:肺失宣发 → 胸闷,鼻塞,无汗,皮肤水肿。

肺失肃降 → 咳喘气逆,小便不利、面目水肿。 三、肺通调水道

肺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教材P24页17行)。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肺失宣降:A失于宣散:无汗,皮肤水肿

B失于肃降:小便不利,水肿

四、肺与体窍液的关系

(一)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二)肺开窍于鼻 (三)肺在液为涕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 --- 指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 生理:

(1)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 (2)肺输布精气,充养皮肤; 病理:

肺气亏虚→皮肤疏松,易感外邪;或皮肤憔悴、毫毛枯萎 。 2、在窍为鼻

鼻 --- 司嗅觉、通气。

生理:肺之精气上通于鼻 →嗅觉灵敏,通气畅顺。 病理:肺失宣肃 → 鼻塞流涕,嗅觉失灵。 3、在液为涕

涕 --- 鼻粘膜的分泌液。

生理:肺之精气化涕,润泽鼻腔。 病理:肺阴不足 → 鼻干

肺寒 → 鼻流清涕 肺热 → 鼻流黄浊涕

?从上述肺的生理病理看来,中医的肺,主要指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和肺),但与体液调节,血液循环有一定关系。因此,在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大多宜从肺治;一部分体液和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及一部分皮肤病,也和肺有关,有时要考虑用治肺的方法进行治疗。 ?第四节 脾 ?脾的主体功能、联属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解剖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 脾五行属土。 脾为仓廪之官

脾的主体功能:一、脾主运化 二、脾主升清 三、脾主统血

脾的联属功能:①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②开窍于口 ③其华在唇 ④在液为涎 脾与胃相表里

藏象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是指西医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病例变化又远非脾和胰所能概括。 一、脾主运化

脾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及水湿的功能(教材P25页12行)。 1.运化水谷

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对精微物质的转运输布作用。 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失调:腹胀、食欲不振(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倦怠、消瘦

2.运化水湿

运化水液功能失调: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生湿、脾虚水肿、脾为生痰之源(湿、痰、

饮、水肿)

二、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脾主升清亦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

脾不升清:A.神疲乏力、头晕目眩B.腹胀、泄泻、脱肛C.内脏下垂(子宫、胃、肾) 三、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作用(教材P25倒9行)。 原理:脾气的固摄作用(气摄血)

脾不统血:各种出血。以气虚不能摄血的肌衄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为脾不统血。

四、脾与体窍液的关系

(一)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二)脾开窍于口 (三)脾在液为涎

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生理: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脾气健运 → 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运动有力。 病理:脾气虚 → 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生理:脾之精气通于口→食欲、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

病理:脾失健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或口味甜腻,嗜异味;口唇淡白无华。 3、在液为涎

涎 ---为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润泽口腔,保护口腔粘膜的作用。 生理:脾气和调 → 口腔润泽、吞咽顺畅 。

病理:脾气不和 (不摄)→ 涎液化生异常增多 → 口角流涎

脾精不足 → 涎液化生减少 → 口干舌燥

?从上述生理和病理看来,中医的脾具有消化和调节体液,管理血行等作用,与西医的脾基本不同。而中医的肠胃和西医的肠胃基本相同。在临床上消化系统的疾患主要应从脾胃来治疗,同时应顾及肾肝(先天与后天关系)。出血疾患和水肿、呼吸道疾病,有时也可以用治脾的方法来治疗。

?第五节 肝

?肝的主体功能、联属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解剖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五行属木 肝为将军之官

肝的主体功能:一、肝藏血二、肝主疏泄

肝的联属功能:①开窍于目 ②在体合 ③其华在爪 ④在液为泪 肝与胆相表里 一、肝主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以及防止出血的作用。肝有―血之府库‖之称。 《素问.五脏生成篇》:―故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

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人静卧时,肝脏可增加血流25%,整个肝脏系统包括静脉系统可贮存全身血容量的55%。】 ? 肝调节血量主要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

需求增加:机体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外界气候温度的变化

? 防止出血:肝藏血有助于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于脉外而发生出血。 肝不藏血:出血:吐血、衄血、咯血或月经过多、崩漏等。

血虚: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月经量少,

甚至闭经。

脾不统血与肝不藏血出血机制之辨析 ? 1 脾不统血之出血

?患者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腹胀纳呆、大便溏泄、舌淡脉虚等症状,以及出血色淡、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等特点。又由于脾气以升为主,故脾气虚者常常不能升清,极易虚陷而下,故临床中又以下部出血多见,如便血、尿血、崩漏、月经过多等。因脾外合肌肉,故亦常常见到肌衄之病证。当然临床中也有时会出现鼻衄、吐血及齿衄等上部出血。

?治疗应以健脾、补气、摄血为法,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甚者投以参附汤、独参汤。

?2 肝不藏血之出血

?在出现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眩晕震颤、卒然昏仆等病证的同时,往往伴有咯血、吐血、衄血等脉络破损的体内出血。这种肝气上逆、血随气逆的出血,血色鲜红,量多势涌,且以上部出血为多见。

?其病机属实,故治以清肝、平肝、止血为法,诸如治疗咯血的犀角地黄汤、泻白散,治疗吐血的龙胆泻肝汤,治疗衄血的栀子清肝汤等,均为临床加减配伍的常用方剂。 二、肝主疏泄

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教材P26页倒6行)。 肝主疏泄:1.协调脾胃运化 2.调畅气血运行 3.调控精神活动 4.通调水液代谢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肝失疏泄:A胀痛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出现黄疸。

B气滞血瘀证,胸胁、少腹、乳房胀痛,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甚则形成癥积肿块;肝气盛,血液妄行,逸于脉外,发生诸衄、吐血、下血,女子月经先期或崩中漏下 等证

C疏泄不及:肝郁:郁郁寡欢,性情抑郁,沉默寡言,喜太息。

疏泄太过:急躁易怒 D水肿,胸水,腹水

三、肝与体窍液的关系

(一)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二)肝开窍于目 (三)肝在液为泪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包括肌腱、韧带。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趾甲,为筋之延续。―爪为筋之余‖ 生理:肝之气血养筋;肝血充足 → 筋膜柔韧有力

病理:肝血不足 → 筋膜拘紧,关节屈伸不利;或筋膜萎弱,肢体运动无力。

搜索更多关于: 中兽医(原版讲义)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 舌生疮糜烂 心血不足→舌色淡而无光 心血瘀阻→舌色青紫 3、在液为汗 汗--- 是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气化,从皮肤汗孔(玄府)排出的液体。 生理:心神调控汗液的分泌和排泄。 病理:心阳虚 自汗,心阴虚 盗汗。 治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 从现代医学而言,汗主要是水和无机盐,属水电解质体系。在临床可见,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敏感的就是心脏。严重者常可导致心律不齐,心率失常,心悸等。水电解质平衡是维持心脏正常机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备注 ?从上述心的生理病理看来,中医所讲的心,基本包括了西医讲的心脏和部分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病变。 ?第三节 肺 ?肺的主体功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