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册地理教案集合 - 图文
1、 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值是多少?(20℃以上)
2、漠河、海口的平均气温值大约是多少?两地的温差是多少? (漠河:16℃, 海口:28℃, 温差12℃)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是哪里? (新疆的吐鲁番。)
4、图中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为什么? (青藏高原,地形地势的影响。)
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 [板书: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转)为什么纬度位置不变,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却不大呢?
(师演示讲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越往北去,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光热越少;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却越多,减小了南北的温差。)
5、阅读材料: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9.6℃,戈壁地表温度高达82℃以上,可以晒热鸡蛋。西游记中有一处位于吐鲁番。[课件:吐鲁番]火焰山真的是熊熊烈火吗?火焰山山体为红色砂岩,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极强。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弯弯曲曲的沟壑,宛若烈焰腾升,故名火焰山。
(转)近几年来,由于气温的一些变化,“三大火炉”城市也有了小插曲。我们来了解一下。 大家还记得2008年初南方雪灾吧?我们通过资料和图片简单回顾一下。 [南方雪灾图片;] (师小结)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始终众志成城。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学习的南北气温的差异只是一般规律。影响气温分布与变化的原因有很多。 四、联系生活,讨论交流
那么,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气温分布特征给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呢?
南北衣食住行的不同:生活中,体育运动(滑冰、游泳);饮食(冷饮、火锅);服装(夏装、冬装); 住房(北方土炕、暖气、地炉、双层窗——取暖保暖;南方——高大宽敞、注意通风);交通(暴雪封路、河流结冰),农业生产方面:作物种类、熟制、播种时间等也有很大差异。
五、拓展引申,应用升华
指导学生读图观察,看教材33页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图[课件:温度带] 1、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 (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 什么是活动积温?(作物生长温度不够不行,旺盛生长需要≥10℃,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过渡)根据我国各个地方活动积温的大小,气温的高低状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大体与“1月气温分布图”中的哪条等温线一致?(o℃等温线) 使学生明确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4、热带与北回归线的关系?(热带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5、那么,我国各温度带主要包括哪些地方呢? (地形区、省级行政区)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说明。
(教师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教师归纳小结:
6.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及传统民
17
居的建筑特色。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
(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
(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民居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六、练习巩固,及时交流,, 1、课堂小结。 2、练习作业:
1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教学难点
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冰城”是哈尔滨,那有谁知道我国的“水城”是哪一座城市呢?······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 二、讲授新课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板书]
[提问]我们平时经常会说下雨了,那是不是下雨就是降水呢?(区分降水与下雨的差别,明确降水的概念)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 市、拉萨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5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6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板书]
[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活动]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教材第37页图2.18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二)干湿地区 [板书]
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 [板书]
19
[教师讲述]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
[读图练习] 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3.干湿地区的分布 [板书]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一致。但又有区别。例如,东北三省的湿润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湿润区。正是因为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布状况对各地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4.干湿地区对自然界景观和农业的影响 [板书]
[教师讲解] 湿润区、半湿润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南方湿润区主要是水田,北方半湿润区主要是旱地农业区。湿润和半湿润区自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较差,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地区多以荒漠为主,半干旱区以草原为主。 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下表: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400毫米 400毫米~200毫米 <200毫米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草原 草原 多荒漠 水田 旱田 畜牧业 植被类型 农业类型 三、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