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2.2017年12月1日,天津市河西区城市大厦B座38层发生火灾,造成了多人死亡,受伤的重大事故,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B.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C.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D.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3.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P中,发现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4.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与光现象有关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5.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漫反射 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影子的形成——光的反射形成的 D.黑板反光看不清字——镜面反射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7.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8.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A.36.5℃、39.5℃ C.都是39.5℃ ( )
B.都是38.5℃ D.38.5℃、39.5℃
9.如图,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A. B.
C. D.
10.对于以下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
B.图书馆中要求保持安静说明要求声音的响度小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水可以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辨别来人 二、填空题
11.把质量为180g的冰完全熔化成水时,下列关于它质量与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增加了20g,体积不变 B.质量减小了20g,体积减小了20cm3 C.质量不变,体积增加了20cm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20cm3
12.影子游戏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传播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_______透镜折射后会向外散开。
13.晚上在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会因发生_____(选“漫”或“镜面”)反射而形成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此时在桌面垫张白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光射到白纸表面发生_____(选“漫”或“镜面”)反射;这两种反射都_____(选“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
3
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以上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节能电动车为上海世博园区的观光提供了绿色交通服务.若一辆电动车在中国馆附近的水平路面上以米8/秒的速度沿直线行驶了50秒,则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米;若此时车内的乘客以车为参照物,则中国馆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若遇下雨天,车轮与路面间的________较小,车辆必须减速慢行. 三、计算题
17.容器中装有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其体积为1000cm3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水的蒸发,容器中只剩下500cm3的盐水,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试求: (1)蒸发掉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2)剩余的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18.小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至七楼,所用的拉力F为40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已知每层楼高3m,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小成同学所用的时间; (3)动滑轮的重量. 四、实验题
19.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辟邪。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绳、量筒和水(ρ水=1.0g/cm)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3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该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穿天石的质量为_______g。
(3)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4)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______g/cm3。 20.小民和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的关系时,他们先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三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测量出三次实验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实验中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1)分析实验数据,小民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应该是:________ .
(2)实验中,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光屏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________cm至________cm之间移动时,在某一位置上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立的、________的________像 .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主要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使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表明像和物的大小_____;
(3)把蜡烛A点然,且应在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的像。移动蜡烛B,当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用刻度尺测量出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4)若在蜡烛B位置放置一个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当蜡烛A靠近平面镜时,蜡烛A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特点: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选填“A“或“B”);甲图中组装的实验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
(2)安装好实验器材并改正错误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阁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时间/min 温度/℃ 0 90 1 92 2 94 3 96 4 98 5 99 6 99 7 99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