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科教版) - 图文
小学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 学 设 计 备 注 (教学反思、学困生辅导等)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知道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 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了解人一生的身体变化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以及能力发展的变化。 2、教师演示器材:o岁一9岁我们的生长变化”班级大表,“各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班级大表,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活动能力的影像资料。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新课 1、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 (1)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2)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 (3)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说明以上这些都是学生所能收集到的数据和事实,在对数据和事实收集、整理时可以按下表的格式。因人的个体差异较大,表格中的内容是大致情况,不作为标准,仅供教师教学参考,教学时按学生汇报的情况填写。) 2、我们的一生 (1)调查身边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活动分为四步: (一)、找出身边最熟悉的人; (二)、弄清他们的年龄段; (三)、把他们归到不同的年龄组; (四)、观察他们的身体特点。 (2)人可以按年龄划分不同的阶段,比如:儿童、青年、中年、老年。怎样划分呢? 了解和比较他们的不同。(比如儿童组和青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然后再通过交流,对人一生的身体特点有较全面的把握。)在小组比较的基础上,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汇总。 (3)教科书第3'7页大表中的内容要在各组比较的基础上填写,经过综合、概括得出各年龄段的特征。 3、指导学生总结出人的生命周期和植物、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样共同的四个阶段。(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人也有生命周期。) 第25页
小学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 学 设 计 备 注 (教学反思、学困生辅导等) 4、教师小结: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时健康生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儿童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珍惜健康。 板书设计: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15岁以前都叫儿童(其中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一15岁的为少年) 16岁一35岁为青年 35岁一60岁为中年 60岁以后为老年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 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 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 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 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第26页
小学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 学 设 计 备 注 (教学反思、学困生辅导等)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板书: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5、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了。再观察。 (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量程;刻度) 6、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预设: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 学生试读 2、师: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例:“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师:我们再来试一下,出示:0℃ 37℃ —5℃ —10℃ (此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 3、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置温度,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第27页
小学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 学 设 计 备 注 (教学反思、学困生辅导等) 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现在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2、交流: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呢?(参考P44图) (预设: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这样几种:俯视、仰视;从嘴里呼出的热气。) 师生讨论,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五、拓展 1、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课后考虑一下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设计: 2、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 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 全班: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第28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