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要响亮一点,让测试者能够听到,并以此来判断。这个实验可以反复的对比来听,同小组的每个同学都要有测试的机会。
5、学生分小组开始进行测试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测试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引导,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6、全班交流讨论,汇报测试的结果,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7、教师小结并表扬合作比较好的小组和听力比较棒的同学,颁发“最佳听力奖”。
(三)探索实践三
1、出示实验材料:玻璃杯、自来水、滴管、酱油。
2、实验要求:往三杯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酱油,然后按照颜色深浅排序。
3、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杯中的水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多或者太少实验效果都不太明显。酱油要用老抽,生抽或者白抽效果都不理想。
4、同小组同学合作进行实验,一人往玻璃杯中滴入酱油,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序。
5、实验结束之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排序的,按照什么方法排序的。
6、教师引导:我们除了对杯子中液体的颜色深浅进行排序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序?
7、学生交流讨论:可以对玻璃杯中液体的多少进行排序,还可以对玻璃杯中液体的咸淡进行排序……
(四)探索实践四 1、教师出示情境题: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堆水果,(相机出示一堆水果),不过,这堆水果当中还有一些仿真水果,看看谁能把仿真水果挑出来。谁就能获得真正的水果奖品,吃到真正的水果。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仿真水果挑出来? 3、全班交流讨论,预设:
可以用手摸一摸,真的水果摸在手上凉凉的,而仿真水果没有这个感觉。 可以用手掂一掂,真正的水果是有重量的,而仿真水果比较轻。
可以用鼻子闻一闻,真正的水果有水果的清香,而仿真水果是没有的。 可以用手掐一掐,真正的水果一掐,果汁就会冒出来,而仿真水果掐了也没用。……
4、学生提出自己的辨别方法,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学生提出来的方法进行验证。
5、教师小结:看样子这个问题难不倒大家,大家的方法真是变化多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仿真水果给挑出来了,你们可真厉害。下面谁来说一说,在挑仿真水果的时候,运用了我们的哪些感官?
6、引导学生明白挑水仿真水果的时候,运用了我们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官,进一步复习学习的内容。
四、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多种感官来观察与比较不同的事物,下面谁来说一说,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呢?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同学们,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比较和观察,
可以对事物有一个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一定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4、测试反应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镜等感觉器官。
2、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3、大多数情况下,感官都是协同作战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反应快慢”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
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教学准备:
1、实验用具:8支30cm长的塑料尺 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测定反应快慢”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
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翻拍手的游戏。
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
2、创设问题情境 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学习当中来。
二、探究实验
1、做一个“反应速度尺”玩抓尺子的游戏 2、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 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
①抓尺子的游戏需要用到那些感觉器官?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 (2)作出假设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①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3)制定计划
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推荐的具体方法,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并讨论以下内容:
1、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2、抓住尺子时,应怎样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 法应当一样吗?
3、每个人的测量次数应该是几次?
4、人员分工(分工明确,合作愉快,提高效率) 5、记录结果是否需要设计表格?怎样设计表格? (4)实施计划
本节课共探究四个问题,所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分组选试验课题。做完实验后,小组长负责填写表格并计算出全组的平均值。
教师巡回指导,观看学生分组实验情况,对操作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 (5)得出结论
由组长公布每一组的实验结果,并针对数字进行说明,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