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届泰州、苏锡常镇、苏北四市三份历史一模卷 - 图文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计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D 2 A 12 C 3 B 13 A 4 D 14 B 5 C 15 B 6 A 16 C 7 D 17 D 8 C 18 A 9 C 19 C 10 B 20 D
二、非选择题:
21.(12分)
(1)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分)形成了二元体制。(2分)
(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2分)属吏为本地人。(1分)中央加强对
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1分)
(3)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2分)
(4)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2分)
22.(14分)
(1)同:基本认可;理由:都从国情出发。(2分)
异:评价视角不同;理由:后者兼顾了历史文化和政教渊源。(2分)
(2)原因:“时人”代表顽固派,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2分)民族危机加深;政治腐败
严重。(2分)
(3)因素: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趋势;西力东渐的推动。(2分)
影响: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
播。(4分)
23.(14分)
(1)表现: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分)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
经济命脉;(1分)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2分)
(2)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1分)西欧、日本的竞争。(2分)
影响: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2分)
(3)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国际货币多元化);(2分)新的国际金融机构
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2分)
趋势: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
24.(10分)
(1)根源:农奴制问题。(1分)
原因:阶级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2分)
(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受仍村社的控制;获得一块份地但要付高额赎金。 (4分)
(3)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1分)
理由:经济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分)
政治上:推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进程。(1分,答具体措施也可得分。)
25.(10分)
(1)措施:移民、筑城、设县。(2分,任两点2分)
意义: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扩展疆域;
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2分,任两点2分)
(2)指导思想:民族平等。(1分)
举措:设置机构,任用当地人管理;册封;和亲通婚。(2分,任两点2分)
(3)意义:改变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实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促进了
民族融合;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3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