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届泰州、苏锡常镇、苏北四市三份历史一模卷 - 图文

2015届泰州、苏锡常镇、苏北四市三份历史一模卷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3:03:26

(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4分)

(2)对待改革,材料一中的“时人” 与材料二中的“一般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4分)

(3)材料三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23.(14分)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

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 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 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

材料四 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

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

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

(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5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

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第一条 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关系永久性地取消。

第二条 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第三条 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地主须分给农民永久所有的宅旁园地和耕种的份地,以便保障农民的生活和保障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的义务。

第四条 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其额度由各省制定。

——俄国《解放农奴法案》1861年2月19日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上面解决”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理由。 (4分)

(3)指出材料三中列宁观察问题的着眼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3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往往因时因势制定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徒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

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四十四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且彼与薛延陀嗜欲略同,彼不北走薛延陀而南归我,其情可见矣。”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统”,表面上是为长城所阻,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这种由区分“内中国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是从清朝的康熙帝开始的。康熙帝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李治亭《康熙帝缘何废长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有何具体举措?试举两例。(3分)

(3)据材料三,分析康熙帝“废弃长城”的重大意义。(3分)

苏北四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连徐淮宿)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4分) (2)对待改革,材料一中的“时人” 与材料二中的“一般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4分) (3)材料三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23.(14分)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