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马光砸缸比一百分重要 成稿
司马光砸缸比一百分重要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但每当人们提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仍然津津乐道,人们都把司马光的童年,当成教育儿童的典范,各种儿童读物里,也都在时不间断的传咏着司马光的事迹,探索者司马光的成长经历。
小小的司马光一“砸”成名,使他成为“智慧”的化身,成为孩子们的偶像。成为家喻户晓的神童,成为儿童教育的古典教材。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的确令人称道,然而我们不能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只停留在简单的表面的认识上,我们应该用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故事,我们要透过简单的表层洞穿其中的内涵哲理,至少我们应该说出:“司马光砸缸比一百分重要”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里,我们至少能说出下面的理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敢于打破常规的范例,按常规,小孩掉到缸里的水里,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应该马上让人离开水,人离开了水也就安全了,但司马光打破了常规,采取了让水离开人的办法,这种打破常规的逆向思维,恰恰反映了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故事包含着逆向思维,同时也反映着创新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打破了惯有的常规模式,即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即新意辈出,又趣味非凡,创新到了极致。由此我们联想到以下的故事:
大发明家牛顿,有一天他无意地站在了一棵苹果树下,猛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所想到的并不是从哪里掉下苹果,而是想到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空中,想法奇特非凡,同时又很可笑,但就是这种奇特非凡的可笑想法,成就了伟大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古希腊杰出的数学和力学奠基人阿基米德,自幼聪颖好学,是一位善于观察思考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家。有一天,他到澡堂去洗澡。当他躺进澡盆时,发现自己身体越往下沉,盆里溢出的水就越多。而他则感到身体越轻。猛然间,阿基米德欣喜若狂地跳出了澡盆,甚至忘记了穿衣服,边跑边喊:“找到了,找到了!”阿基米德找到了什么?他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叫阿基米德定律。
司马光的砸缸,牛顿的苹果,阿基米德洗澡水,看似平常而有平常,然而司马光、牛顿、阿基米德等,能在平常的现象之中,运用反常的思维,推陈出新,发现了伟大的不平常的真理,正是他们运用了创新的思维,才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司马光,要造就牛顿,要打造阿基米德。然而,在相当一顿时间里,我们的教育却走上了追求一百分的道路,为了一百分,从学校到家长,从小学到中学,绞尽脑汁,千锤百炼,结果如何?只培养出没有创新能力的“考试机器”一百分随处可见,诺贝尔奖却一个都没有,祖国的遗憾,民族的悲哀------。
我们需要司马光砸缸,我们不要幼稚的一百分,创新教育比愚蠢的一百分更重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