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棉花
B、棉铃虫、红蜘蛛、黄萎病 C、 蚜虫、枯萎病、红蜘蛛 D、红蜘蛛、白粉虱、炭疽病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棉花一生虫害很多,有棉铃虫、盲蝽蟓、白粉虱、红蜘蛛、蚜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等等,在棉花的结铃期,大田害虫主要是棉铃虫、盲蝽蟓和白粉虱(有的地方称烟粉虱)对棉花生长危害较重。
出题人:尚鸿雁审题人:党思卫
7、棉花植株矮小,叶片黄花,果枝和果节少,是由于缺少什么元素造成的?(A ) A 、氮 B、磷 C、钾 D、硫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来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一万个为什么棉花技术100问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题人:李勇真 农广校审题人:郭艳民 河北省 高阳县 河北高阳县农业局
8、棉花种子吸水量必须达自身重量的(D )以上时才能发芽。 A 、30% B、40% C、50% D、60%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自百度题库-棉花。
出题人:周光军 无为县农委农教股审题人:金刚 湖北省 赤壁市 赤壁市植保站
1、棉花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尖孢镰刀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在病株残体内存活(B)。 A 、5-8个月 B、0.5-3年 C、6-10年 D、无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棉花枯萎病又称半边黄、萎蔫病,病原物称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症状常表现多种类型:黄色网纹型、紫红型、黄化型、青枯型等。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带菌种子及带菌种肥的调运成为新病区主要初侵染源,有病棉田中耕、浇水是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菌在种子内外存活5-8个月,病株残体内存活0.5-3年,无残体时可在棉田土壤中腐生6-10年。该病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夏季大雨或暴雨后,地温下降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偏碱发病重。题目出处:《农作物病虫害统防手册》/林春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P97
出题人:刘振军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审题人:姚善军 湖北省 赤壁市 赤壁市农业局
1、金针虫是农作物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它是哪种害虫的幼虫?(A ) A 、叩头虫
B、金龟子 C、蝼蛄 D、油葫芦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为主要的地下害虫,以咬食种子、根、茎,并能钻入根部为害。金龟子幼虫习称蛴螬,属鞘翅目金龟子科;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以若虫、成虫为害;油葫芦为直翅目蟋蟀科,以成虫、若虫咬食根茎叶果。 出题人:杨翠兰审题人:张全力
2、危害棉铃的主要病害有() A 、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 B、 棉铃虫、枯萎病、炭疽病 C、炭疽病、疫 病、灰霉病 D、立枯病、灰霉病、炭疽病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棉花一生感染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等,在棉花生长后期主要危害棉铃的病害是炭疽病、疫病、灰霉病。 出题人:尚鸿雁审题人:张全力
3、属于棉花生理性病害的是(B) A 、黄萎病 B、红叶病 C、枯萎病 D、立枯病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棉花红叶病是由于植株缺钾而导致叶片呈暗红色,是缺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枯萎病、黄萎病及立枯病都是由病原菌引起的。 出题人:许计武审题人:张全力
4、下列哪一种方法最能表示棉花的早熟性。(D) A 、从播种到第1个蕾出现的天数。 B、从播种到第1个铃吐絮的天数。
C、第1次收花吐絮铃数占总收花吐絮铃数的百分数。 D、第1、2次收获籽棉重占总籽棉重的百分数。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棉花早熟性是一个综合性状,Richmond和Radwan(1962)曾用7种方法测定棉花的早熟性:1、从播种到第1个蕾出现的天数;2、从播种到第1个花开放的天数;3、从播种到第1个铃吐絮的天数;4、第1次收花吐絮铃数占总收花吐絮铃数的百分率;5、第1、2次收花吐絮铃数占总收花吐絮铃数的百分率;6、第1次收获籽棉重占总籽棉重的百分数;7、第1、2次收获籽棉重占总籽棉重的百分数。研究结果表明这7种性状之间都有显著的相关系数,任何一种都有把握地可以估计棉花以单株为基础的早熟性,但第7种方法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短季棉育种与栽培》编著:承泓良 狄文枝 陈祥龙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题人:肖茂盛 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审题人:王仁如 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棉花整枝的最佳时期是(A)。 A 、棉株出现1—2个果枝
B、棉株出现3—4个果枝 C、棉株出现5—6个果枝 D、棉株出现7个以上果枝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适时整枝,减少损耗。当棉株出现1~2个果枝时,应及时去除叶枝,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控制营养生长,使养分集中供给棉苗生长,减少幼蕾脱落。——《青县农业生产实用技术》青县农业局主编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6 出题人:张俊丽 植保站审题人:王仁如 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棉花各生育时期所需最低温度是多少?( C)
A 、种子发芽10.5-12度 出苗10-13度 开始现蕾15-18度 B、种子发芽10.5-12度 出苗16-17度 开始现蕾15-18度 C、种子发芽10.5-12度 出苗16-17度 开始现蕾19-20度 D、种子发芽8-10度 出苗10-13度 开始现蕾15-18度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来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一万个为什么棉花技术100问。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题人:李勇真 农广校审题人:郭艳民 河北省 高阳县 河北高阳县农业局
3、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苗龄一般是( B)片真叶。 A 、1-2 B、2-3 C、3-4 D、4-5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4. 如何搞营养钵育苗移栽? 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利用营养土制钵,建苗床进行集中育苗,适宜苗龄移栽到大田的一种实用技术。育苗时间一般在3月底到4月上旬,移栽时间为4月底到5月上旬,苗龄2-3片真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组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棉花技术100问》
出题人:刘金平 荥阳农委审题人:姚善军 湖北省 赤壁市 赤壁市农业局
1、同一块棉田中有时看到棉花开的花儿颜色不一样,有乳白淡黄的,有粉色艳红的,还有紫色带蓝的。这是因为(B) 。 A 、棉花品种退化 B、开花时间长短不同 C、开花节位不同 D、棉花品种混杂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植物花瓣里一般都含有花青素,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花青素又是由无色的花青素原变来的,花青素原在酸碱条件下都不变色。棉花刚开花的时候,花瓣里主要含花青素原和一点儿黄的色素,黄白两种色素合起来,使棉花花瓣呈现乳白色。开花半天以后,在光照和气温条件作用下,棉花花瓣里的花青素原逐渐变成花青素;棉株这时候也正处在长旺盛时期,呼吸作用加强,吸进二氧化碳气较多,使棉株体液呈酸性状态,花瓣里酸性也加重:于是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显现出红色,并且随着花青素的逐渐增加,花色也由粉红色变成紫红色。 出题人:董根平 行唐县农业局审题人:张根起 河北省 行唐县 行唐县农技中心
2、河北省棉花播种时期如何确定?(A)
A 、5厘米地温14度或20厘米地温15.5度 B、5厘米地温10度或20厘米地温15.5度 C、5厘米地温14度或20厘米地温20度 D、5厘米地温10度或20厘米地温 20度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来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一万个为什么棉花技术100问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题人:李勇真 农广校审题人:郭艳民 河北省 高阳县 河北高阳县农业局
3、下面那个不是蕾铃期主要害虫。 ( D) A 、棉铃虫 B、盲蝽蟓 C、斜纹夜蛾 D、地老虎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棉花虫害有300余种,常年造成危害的有30余种。按棉花生育期可分为苗期和蕾铃期害虫。苗期虫害主要有地老虎、金针虫、金龟子、缕蛤等地下害虫,以及棉蚜、棉叶蜡、烟蓟马等叶片害虫,以地老虎、苗蚜危害最重。蕾铃期害虫主要有棉铃虫、红铃虫、盲椿象、棉蚜、玉米螟、美洲斑潜蝇、棉蓟马、造桥虫、金刚钻、象鼻虫、烟粉虱、棉蓟马、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 《棉花技术100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组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题人:肖茂盛 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审题人:姚善军 湖北省 赤壁市 赤壁市农业局
1、棉花伏蚜在温度高于(D)时,虫口数量下降。 A 、27℃ B、28℃ C、29℃ D、30℃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棉花伏蚜发生适宜温度是27--28℃,气温高于30℃时,虫口数量下降。摘自《中国植保手册 棉花病虫防治手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题人:武墨广 巨鹿县农业推广中心审题人:肖茂盛 安徽省 三山区 芜湖市三山区农委
2、棉花营养钵育苗面积一般为移栽棉田的(B)%左右。 A 、5 B、10 C、15 D、20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4. 如何搞营养钵育苗移栽? 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利用营养土制钵,建苗床进行集中育苗,适宜苗龄移栽到大田的一种实用技术。育苗时间一般在3月底到4月上旬,移栽时间为4月底到5月上旬,苗龄2-3片真叶。1、建床。苗床一般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的地方;苗床为长方形,宽1.2-1.3米,面积一般为移栽棉田的10%左右。 2、制钵。利用堆肥、厩肥、化肥和大田表层土充分混合配制营养土,喷水量以手紧握土成团、齐胸丢地即散为适宜;用制钵器压制成钵,将营养钵整齐码放于苗床。 3、苗床管理。 4、移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组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