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

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2:33:29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二、填空题

外流产生的。

22.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会同时增加( ),使心室收缩张力( )。 23. 剧烈运动可使心舒末期容积从140 ml增加到160 ml,此称( )储备。

24. 典型心电图包括五个基本波( ),( ),( ),( ),( )。

25. QRS波群出现在( )开始收缩之前,其波幅与T波相比通常较( )。 26. 心电图上的( )间期是冲动从窦房结传到房室束所需要的时间。

27. 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在( )期末;最低在( )期末。

28. 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百分比称( )。 29. 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 ),( )和( )。

30. 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 )。

31. 血流动力学中,血流阻力与( ) 和( )成正比,与( )4次方成反比。

32. 在体循环中,平均血流速度在( )最快,在( )最慢。血压以( )最高,( )最低。

33. 平均动脉压等于( )。

34.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 ),舒张压为( ),脉压为( )。 35.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 ),( )和( )。 36. 增加每搏输出量将导致收缩压( ),脉搏压( )。

37. 每搏输出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顺应性减小,脉压则( )。

38. 伴有高血压和外周阻力增高的动脉硬化患者,通常收缩压( ),舒张压( )。 39.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约为( ),它是指( )和( )的压力。 40.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公式=( )+( )-( )-( )。

41. 血液与组织之间物质交换的方式有( )、( )和( )。

4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微循环的灌流量与总闸门的开放程度呈( )比;微循环内血流分配则取决于( )的开放比例。

1.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因( )2. 心室肌细胞的阈电位相当于( )通道的激活电位。

3.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 )、( )、( )和( )。 4. ( )自律性最高。其原因是由于( )期自动( )速度快,被称为正常心脏。 5. 主要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期去极机制的不同,把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及慢反应细胞。

6. 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是( )。 7. ( )和( )是慢反应心肌细胞。

8. 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是由( )内流所致,2期是由( )负载内向离子流和( )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9. 窦房结细胞0期去极化是由( )负载内向离子流所致,3期是由( )外流所致。 10. 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 11. 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 12. 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经历( ),( )和( )。

13. 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有( ),( ),( )。

14. 心肌发生兴奋后,有一段时间,无论给它多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它再兴奋,此期称为( )。

15. 成人正常心率为( )~( )次/min。 16.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保持相对不变的时期是( )和( )。 17. 用心音图描记心脏有四个心音。第一个心发生于( );第二心音发生于( );第三心音发生于( );第四心音发生于( )。

18.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输出量为( )。

19. 正常成人安静时每搏输出量为( ),心指数约为( )。

20. 心脏的射血与充盈过程主要动力来源于( )的舒缩活动。

21. 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主要缩短的是( )。

13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43.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础是( ),( )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

44. 外周阻力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表现为( )压升高,脉压( )。 45. 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最高值称为( )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至最低称为( )压。 46. 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是( )。 47. 刺激心交感神经引起心肌兴奋性( ),心肌收缩力( )。

48.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感受器是( )感受器,它们的传入神经大部分包含在( )和( )对脑神经内。

49. 血压升高时,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心率( ),血管紧张度( )。 50. 血液中CO2分压高,通过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感受器作用,反射性地使外周血管( )。 51. 失血后,出现最快的反应是( )系统兴奋,( )传出冲动增多,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 )。

52. 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肾上腺素增加外周阻力的效应较( )。

53. 心舒期长短和( )压是决定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改变( )口径是机体调节冠脉血流量的主要方式。

54. 由于脑组织代谢水平( ),而且对缺氧的耐受性( ),因此必须有充足的供应,才能保证脑的正常功能。

55.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它与心肌细胞膜上 受体结合,使心率( ),心肌收缩力( ),房室传导( ),故心输出量 。 56.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它与心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使心率( ),心肌收缩力( ),房室传导( )。

57. 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它与血管平滑肌上( )受体结合能力较强,而与( )受体结合能力较弱,故以( )效应为主。

58. 夹闭兔两则的颈总动脉,可引起动脉血压( ),其产生原因是( )。 59. 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一种( )调节机

制,其生理意义在于( )。 60. 引起冠脉血管舒张的最重要的心肌代谢产物是( )。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有关弹性贮器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指中动脉和小动脉 B. 管壁厚,可扩张性小 C. 弹性纤维少,弹性好 D. 心脏舒张时使血液继续流动 E. 总横截面积大的血管

2. 下列关于各类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容量血管主要起血液贮存库作用 B.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起分配血量作用 C. 交换血管主要指微动脉和微静脉 D. 弹性贮器血管能提高收缩压上升幅度 E. 动、静脉短路主要调整局部血流量

3. 安静时静脉中的血容量占全身循环血量的 ( ) A. 30%~40% B. 40%~50%

C. 50%~60% D. 60%~70%E. 80%左右 4. 关于血流阻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层流速度慢,阻力较大 B. 血管长度与血流阻力无关 C. 小动脉和微动脉的阻力最大 D主要决定因素是血液黏滞度 E与血管半径关系不大

5. 在体循环中,血流阻力最大的血管段是( ) A. 弹性贮器血管 B.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C. 分配血管 D.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E.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6. 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强 B. 血压形成的前提是外周阻力 C. 血压仅是由于心脏射血形成的 D. 血液到右心房时血压降到原来的10% E. 血压降低幅度与血流阻力呈反变关系 7. 与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有关的因素是( ) A. 心脏射血能力 B. 外周阻力 C. 血管半径 D. 血管弹性 E. 循环血量 8. 在心脏收缩期,流入外周动脉中的血量约占搏出量的 ()

A. 2/3B. 1/3C. 1/2D. 3/4E. 2/5

9. 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动脉血压的正常范围是( )

A. 收缩压为12. 0~18. 7kPa,舒张压为8. 0~12.

14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0kPa

B. 收缩压为13. 3~16. 0kPa,舒张压为8. 0~10. 7kPa

C. 收缩压为12. 0~16. 0kPa,舒张压为8. 0~12. 0kPa

D. 收缩压为12. 0~21. 3kPa,舒张压为8. 0~12. 0kPa

E. 收缩压为12. 0~18. 7kPa,舒张压为8. 0~12. 7kPa

10. 平均动脉压可以表达为( ) A. (收缩压+舒张压)/2 B. 舒张压+2(收缩压-舒张压)/3 C.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3 D.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3 E.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2

11. 血压降落幅度最大的血管段是( ) A. 主动脉 B. 大动脉 C. 中动脉 D. 微动脉 E. 毛细血管

12.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 A. 心率的快慢 B. 外周阻力大小 C. 每搏输出量多少 D. 大动脉弹性高低 E. 循环血量多少

13. 每搏输出量增加时( )

A.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C.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降低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降低 E. 仅收缩压升高

14. 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 A. 心肌收缩力大小 B. 外周阻力大小 C. 每搏输出量多少 D. 大动脉弹性高低 E. 循环血量多少

15. 外周阻力增加时( )

A. 舒张压升高,收缩压降低 B. 舒张压降低,收缩压升高 C. 舒张压降低,收缩压也降低 D. 以舒张压升高为主 E. 仅舒张压升高 16. 心率加快时 ( ) A.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B.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C. 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也降低 E.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不大

17. 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动脉血压升高 B. 血流速度加快 C. 心输出量增加 D. 舒张期室内压降低

E. 静脉压升高

18. 主动脉维持舒张压的重要作用是因为( ) A. 口径大、血流量大 B. 管壁厚及平滑肌纤维多 C. 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 D. 血流速度快 E. 管壁可扩张性和弹性回缩

19. 动脉脉搏传播速度最快的血管段是 ( ) A. 大动脉 B. 中动脉 C. 小动脉 D. 后微动脉 E. 毛细血管

20.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 ) A. 心脏射血量与动脉弹性 B. 静脉血流量和回流速度 C. 经外周静脉的输血、输液量 D. 经短路血管的回流量 E. 心脏射血能力与静脉回心血量 21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等于 ( ) A. 0. 39~1. 18kPa(4~12cmH2O) B. 0. 53~1. 60kPa(4~12mmHg) C. 0. 53~1. 33kPa(4~10mmHg) D. 0. 39~0. 98kPa(4~10cmH2O) E. 0. 80~1. 60kPa(6~12mmHg)

22. 下列有关静脉回心血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管容量越大,静脉回流量越多 B. 心脏收缩力越大,静脉回流量越少 C. 呼气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多 D. 由卧位突然站立,静脉回流量减少 E. 运动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回流量减少

23. 关于血流阻力,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A. 与血管的长度成正比 B. 与血液的粘滞度成正比 C. 与血流量成反比

D. 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E. 与血液流动时发生摩擦有关

24. 站立时心脏平面以下的静脉充盈量比卧位时多容纳 ( )

A. 300~500ml B. 400~500ml C. 400~600ml D. 300~600ml E. 400~700ml

25. 关于微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迂回通路无物质交换作用 B. 真毛细血管一般有20%左右开放 C. 直捷通路具有物质交换作用 D. 其血流量与组织的代谢水平无关 E. A-V短路可增加组织的血流供应

26. 在同一时间内,真毛细血管网中毛细血管开放

15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数量占 ( )

A. 10%左右 B. 20%左右

C. 30%左右 D. 40%左右 E. 50%左右 27. 引起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是( ) A. 神经递质 B. 神经激素

C. 肽类物质 D. 血浆Na+浓度 E. 局部代谢产物 28. 组织液的生成主要取决于( ) A. 静脉血压 B. 动脉血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 D. 组织静水压 E. 有效滤过压

29. 关于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EF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血浆晶体渗透压无关

B. 组织胶体渗透压升高时,EFP增高 C. 淋巴回流不畅,EFP升高 D. 组织静水压增高时,EFP增高 E.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时,EFP增高 30. 与有效滤过压有关的成分是( ) A. 无机离子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血浆蛋白 E. O2、CO2 31. 与滤过系数有关的因素是 ( ) A. 毛细血管血压 B. 血浆蛋白

C. 淋巴管是否畅通 D. 血管通透性 E. 组织液量 32. 不能通过毛细血管直接扩散的物质是( ) A. 无机离子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O2、CO2E. 血浆蛋白

33. 淋巴液在的生成量占组织液生成量的 ( ) A. 5%左右 B. 10%左右 C. 15%左右 D. 20%左右 E. 25%左右

34. 右心衰竭时出现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 A. 搏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

B. 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C.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D.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E. 阿片肽、去甲肾上腺素

37. 心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脏效应是( ) A. 心脏舒张期明显延长 B. 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变慢 C. 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 D. 收缩力加强,搏出量增加 E. 心肌细胞传导速度减慢

38.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在心肌细胞上相应的受体是( ) A. α受体 B. β2受体 C. β1受体 D. Μ受体 E. Ν受体

39. 心迷走神经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

A. 阿片肽、乙酰胆碱 B.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D.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E.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40. 心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脏效应是( ) A. 心脏舒张期明显缩短

B. 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变慢 C. 收缩力加强,搏出量增加

D. 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 E. 心肌细胞传导速度加快

41.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神经递质在心肌细胞上的相应受体是( )

A. Μ受体 B. β1受体 C. β2受体 D. α受体 E. Ν受体

42. 交感神经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

B. 组织液的静水压减小 A. 去甲肾上腺素 B. 乙酰胆碱 C. 肾上腺素 C. 毛细血管静脉端血压升高 D. 血管紧张素 E. 血管升压素 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5. 下列关于淋巴回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脂肪的运输及吸收无关 B. 是机体防御的主要机制 C. 清理组织中的红细胞

D. 调节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平衡 E. 主要作用是回收蛋白质

36. 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 A.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43. 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组织是( )

A. 骨骼肌 B. 皮肤 C. 内脏 D. 大脑 E. 肾上腺

44. 交感舒血管纤维神经递质相应的受体是( ) A. α受体 B. β1受体

C. β2受体 D. Μ受体 E. N受体

45. 体内多数血管的神经支配特点是 ( ) A. 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B. 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支配 C. 只接受交感舒血管纤维的支配

16

搜索更多关于: 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二、填空题外流产生的。 22.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会同时增加( ),使心室收缩张力( )。 23. 剧烈运动可使心舒末期容积从140 ml增加到160 ml,此称( )储备。 24. 典型心电图包括五个基本波( ),( ),( ),( ),( )。 25. QRS波群出现在( )开始收缩之前,其波幅与T波相比通常较( )。 26. 心电图上的( )间期是冲动从窦房结传到房室束所需要的时间。 27. 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