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培训教材
在施工中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安装。平面上应从建筑物的中心逐步向四周扩展安装,立面上宜从下部逐件往上安装。
1.3.5钢结构安装的焊接工作应编制焊接工艺。在各节柱的一层构件安装、校正、栓接并预留焊缝收缩量后,平面上应从结构中心开始想四周对称扩展焊接,不得从结构外圈向中心焊接,一个构件的两端不得同时进行焊接。
1.3.6构件上有积雪、结冰、结露时,安装前应清除干净,但不得损伤涂层。
1.3.7在负温下安装钢结构用的专用机具应按负温要求进行检验。 1.3.8在负温下安装柱子、主梁、支撑等大构件时应立即进行校正,位置校正正确后应立即进行永久固定。当天安装的构件,应形成空间稳定体系。
1.3.9高强螺栓接头安装时,构件的摩擦面应干净,不得有积雪、结冰、且不得雨淋、接触泥土、油污等赃物。
1.3.10多层钢结构安装时,应限制楼面上对方的荷载。施工活荷载、积雪、结冰的质量不得超过钢梁和楼板(压型钢板)的承载能力。 1.3.11栓接焊接前,应根据负温值的大小,对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等参数进行预测。
1.3.12在负温下钢结构安装的质量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范围》GB50205规定外,尚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检验查收。
1.3.13钢结构在低温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临时固定或连接时,宜采用
- 24 -
螺栓连接形式,当需要现场临时焊接时,应在安装完毕后及时清理临时焊缝。
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 1构件的对方及运输
1.1.1混凝土构件运输及堆放前,应将车辆、构件、垫木及对方场地的积雪、结冰清除干净。场地应平整、坚实。
1.1.2混凝土构件在冻胀性土壤的自然地面上或冻结前回填土地面上堆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构件在满足刚度、承载力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支承点数量 2对于大型板、槽板及空心板等类构件,两端的支点应选用长度大于板宽的垫木
3构件堆放时,如支点为两个及以上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土壤的冻胀和融化下沉
4构件用垫木垫起时,地面与构件之间的间隙应大于150mm
1.1.3在回填冻土并经一般压实的场地上堆放构件时,当构件重叠堆放时间长,应根据构件质量,尽量减少重叠层数,底层构件支垫与地面接触面积应适当加大,在冻土融化之前,应采取防止因冻土融化下沉造成构件变形和破坏的措施。
1.1.4构件运输时,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75%。在运输车上的支点设置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对重叠运输的构件,应与运输车固定应防止滑移。 越冬工程维护
- 25 -
1一般规定
1.1对于有采暖要求,但却不能保证正常采暖的新建工程、跨年施工的在建工程以及停建、缓建工程等,在入冬前均应编制越冬维护方案。 1.2越冬工程保温维护,应就地取材,保温层的厚度应有热工计算确定。 1.3在制定越冬维护措施之前,应认真检查核对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当地气温以及地基土的冻胀特征和最大冻结深度等资料。
1.4施工场地和建筑物周围应做好排水,地基和基础不得被水浸泡。 1.5在山区坡地建造的工程,入冬前应根据地表水流动的方向设置截水沟,但不得在建筑物底部设暗沟和盲沟疏水。
1.6凡按采暖要求设计的房屋竣工后,应及时采暖,室内温度不得低于5℃。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越冬防护措施。
- 2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