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科学上册2.2《钟摆的秘密》教案大象版
《钟摆的秘密》
备课设想:
1、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来验证钟摆的秘密。 2、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3、学生分析:由于摆的秘密比较抽象,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理解不了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才行。
4、实施目标的方法或途径:
观察、质疑、动手验证、分析、总结。
重点: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难点: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教法:观察、猜想 学法:观察、验证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制活动的摆、秒表。 学具:铁架台、螺丝帽、细线、橡皮泥、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究究同学今天迟到了,原因是他家的钟表慢了,我们怎样调节一下他们家的钟表,使它以后不再慢呢?
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1)摆钟如何工作的?
(2)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 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
1
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什么叫摆一次?(摆锤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二、实验
猜想:钟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们用细线拴住螺丝帽,做一个简单的钟摆,将细线的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使摆长为10厘米。
1、探究: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幅的关系 实验要求:
1号同学手拿摆锤,每一次摆锤拿得高度不一样,老师计时1分钟。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2号同学填好实验单。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测量 高 次数 摆动 95 次数 95 95 稍高 低 我的 摆动的快慢与摆幅无关 发现
2、探究:钟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思考:
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 实验要求:
1号同学用橡皮泥加重摆锤的重量,摆线长短不动,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1分钟;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2 号同学填好实验单,(注:摆锤轻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摆锤 轻 轻重
2
稍重 重
摆动 95 次数 95 95 我的 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发现
3、探究:摆动的快慢与摆臂长短的关系 思考:
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 )保持不变,( )发生变化。
实验要求:
1号同学把橡皮泥去掉后,使摆线变长,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1分钟。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2号同学填好实验单,(注:第一次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摆长 10厘米 15厘米 20厘米 摆动 95 次数 79 68 我的 发现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3
三、总结 得出的结论:
摆动次数与摆臂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的摆动的幅度无关。
四、随堂练习
1、30秒内,哪个摆摆动的次数最多? A、摆线长20厘米,摆锤重10克。 B、摆线长20厘米,摆锤重20克。 C、摆线长10厘米,摆锤重10克。 D、摆线长30厘米,摆锤重20克。 2、小朋友玩同一个秋千 1、力气大的荡得快,对吗? 2、体重小的荡得快,对吗? 3、体重大的荡得快,对吗? 4、谁荡得快呢?为什么? 五、课后作业
大家动手制作一个每分钟摆60下的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