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5:05:55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从概念上和技术上解释旅游的含义

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逗留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的四个基本特征:异地性、消遣性、暂时性、综合性。旅游定义的三要素:时间、空间、目的。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区分旅游、游憩和闲暇的不同之处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它们三者的不同:闲暇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费时间;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旅游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地,短暂地到另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

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旅游地理学与其他相关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不仅与地理学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彼此渗透。课本7页图1.3

第三章

1、了解旅游者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国际上,旅游者是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常住的国家访问的任何人。国内,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 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它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分类:课本26页图3.1

2、了解旅游动机及行为层次规律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分类为:田中喜一分类,心情的动机(思乡之心、交际之心、信仰之心)、身体的动机(治疗需求、保养需求、运动需求)、精神的动机(知识的需求、见闻的需求、欢乐的需求)、经济的动机(买物目的、商用目的);罗伯特·麦金托什分类,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地位与声望的动机。动机由三部分组成:内动力(人的旅游动机)、中间条件(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外动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互补性、替代性、可达性。

规律: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提高层次(娱乐购物)-专业层次(休养疗养、出席会议、宗教朝拜、考察调查、商业活动、其他专业活动)-相互关系(不同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行为层次是各有侧重的,这都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性质、游客的爱好、消费能力等。不同的旅游行为层次可以同时并存,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并不一定要在较低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优势出现之后才出现。但是一般来讲,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的出现,是在较低层次的活动行为

1

出现之后。)

3、掌握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因素

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人们在选择旅游地受感知环境的限制,尽管客观环境中存在某个很有价值的旅游地,但由于某种原因,这个旅游地没能成为人们的感知环境的一部分,那么,人们就不可能到该旅游地旅游。

最大利益原则。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利益原则,这受到感知环境限制。表现在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和最大的信息收集量(由环境的空间差异引起,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和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旅游偏好。年龄、职业、学历三方面研究。 4、掌握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 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地或点;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

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地或点;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旅游路线影响旅游效果。

5、思考:请在网站上查几条旅行社安排的旅游线路,分析其与旅游者行为规律的关系

第四章

1、掌握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和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 要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要素)、人口特征(总人口、人口增长的速度、城乡分布、人口密度、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收入和闲暇时间、职业和教育水平、资源和交通、价格和外汇汇率。

地理集中指数: 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N 为客源地总数;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的总量。客源地越少越集中,则G值大;客源地越多越分散,则G值小。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地,客源地越分散旅游经营越越稳定,如客源太集中,易受到客源地(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变化的冲击。

时间集中指数: R为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xi为各月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R接近于零,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越均匀;R值越大,时间变动越大,旅游淡旺季差异越大。

2、了解趋势外推模型和引力模型的建立方法

第五章

1、掌握中科院评价法的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

项目: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和“开发潜力”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开发潜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美誉度”、“市场前景”、“适游期和使用范围”等4项评价因子。附加值有“名誉称号”、“可进入性”、“污染与环境保护”等3项赋分因子。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总分值为100分,分配如下:“资源要素价值”为70分, “实力与开发潜力”为30分。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附加值”包括“名誉称号”、“可进入性”、“污染与环境保护”等内容,分正分和负分。

2、掌握菲-罗模型公式

2

关键: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估值。实践证明,只要取得评价因子权重值和评价值的方法适当,这一方法评价的结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掌握楚义芳模型的评价因子及权重选择

4、熟悉美感质量评价的四种学派

5、熟悉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是指对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的评估,大量技术性指标的运用是这类评价的基本特征。气候的适宜性评价:同一气温下,只要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化,人体的温度感觉就不一样;同一温度下,风速不同,人体的温度感觉也不相同。地形的适宜性评价:各种参与性较强的运动类型的旅游活动,对地形的倾斜程度和活动路线的弯曲程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例如,攀登要求坡度大于60°,滑雪要求坡度小于45°。各种旅游活动对地形的要求,构成了评价地形旅游适宜性的指标体系。

6、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旅游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按旅游活动的目的分类:旅游鉴赏型、知识型、体验型、康乐型。

根据管理级别的分类:世界级旅游资源、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市县级旅游资源。

以旅游资源特性作为分类标准: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观光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特殊型旅游资源(科学考察等)。

以游客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原始地区、近原始地区、乡村地区、人类利用集中地区、城市化地区。

3

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作为分类标准:利用这导向型游憩资源、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中间型游憩资源。

7、思考:楚义芳模型的三层评价因子的确定,观赏性旅游地分类的确定,观赏性自然旅游资源因子重要度的确定

第六章

1、掌握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

理论: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一般而言,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主要是同类型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主要产生互补作用;但由于旅游者旅行的空间尺度不同,他们选择旅游地的级别也不一样,因而也产生竞争。

2、熟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喀斯特洞穴旅游地(遍在性旅游资源;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3、熟悉名山旅游地与喀斯特旅游地空间竞争特点

名山:遍在性旅游资源;共性大,个性强;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影响因素:地位级别、功能、可进入性。非替代性竞争。

喀斯特:非遍在性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共性大、独特性小、以观光行为为主。影响因素:地位级别、可进入性。替代性竞争。

第七章

1、掌握掌握城市旅游吸引要素、城市旅游吸引营造原则、城市旅游吸引建设内容和主题公园布局的影响因素的内容

要素:自然与文化遗产类;公务政务类;经济类;文化类;信息、科技类;环境类;娱乐类;形象。

原则:注重城市整体塑造;形成主体与特色;突出核心要素。

内容:形象吸引;活动吸引;设施吸引;景观与环境吸引;氛围吸引;服务吸引。 因素: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旅游感知形象;空间集聚和竞争;决策者行为(投资者决策行为、政府决策行为)。

2、熟悉RBD的四种类型

大型的购物中心型;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型;新城文化旅游型。 3、了解城市旅游的研究现状

4、思考:思考中国城市发展旅游的对策

第八章

1、掌握旅游资源容量和感知容量的量测公式 容量:

2、熟悉旅游环境容量的应用分析

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影响可能无法挽回和具毁灭性,需要高度重视)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影响易于消除,需要快速反应)、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严格的旅游分流和管理措施)和短期性饱和与超载、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严格的旅游分流和管理措施)和局部性饱和与超载(很强的虚假性,需要空间上的分流)

4

搜索更多关于: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从概念上和技术上解释旅游的含义 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逗留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的四个基本特征:异地性、消遣性、暂时性、综合性。旅游定义的三要素:时间、空间、目的。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区分旅游、游憩和闲暇的不同之处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它们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