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解析

2012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6:21:53

2012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解析

班级: 姓名:

一、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 睦 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二、全国新课标卷 (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云南、宁夏、新疆、海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三、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 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长堤;“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写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②雨本无香,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 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 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 刘子翚《海棠花》) D.暖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 邱睿《都城春日》)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入选上述诗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诗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四、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五、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六、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亭皋:水边的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2)作者为何说“忘却溪南旧钓矶?(2分)

七、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唐)钱翊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八、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九、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十、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答:

十一、江西卷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答:

十二、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落空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十三、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2分)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十四、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十五、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颔联在写景上多种表现手法 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十六、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画图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实际简要谈谈(3分)

十七、辽宁卷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5分)

8.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

搜索更多关于: 2012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解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2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解析 班级: 姓名: 一、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 睦 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二、全国新课标卷 (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云南、宁夏、新疆、海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