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下室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檀悦)
①基层干燥后,涂刷基层处理剂。用排刷把底油涂刷在干净干燥的基层表面上,要求不露白,涂刷均匀。干燥4h以上至不粘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②附加层施工:对所有的阴阳角部位、立面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附加层宽度一般为500mm。对凸出基层部位部分做300mm宽附加层。(附加层见后附图)
③试铺定位:在基层上弹出基准线,把卷材试铺定位。卷材的配置应将卷材顺长方向进行配置,使卷材长向与排水方向垂直,卷材搭接要顺流水坡方向,不应成逆向。如下图
④先铺设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如排水天沟等处)按标高由低向高的顺序铺设(如下图)。
⑤卷材铺贴:同外墙 ⑥卷材搭接缝施工:同外墙
⑦卷材的搭接宽度为长、短边均不小于100mm,搭接缝的边缘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宜,然后用喷灯均匀热熔卷材搭接缝用小抹子把边抹好。 ⑧铺贴平面和立面连接部位的卷材
在铺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应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应空鼓。立面墙上防水层应满粘。 3.1主要节点构造做法
3.1.1阴阳角:阴阳角处的基层处理后,先铺一层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卷材要剪成下图所示形状,铺贴时要满粘在基层上。
10.10.2阴阳角卷
4、细部构造防水处理
细部构造防水主要是阴阳角、施工缝、穿墙管道、埋设件等细部构造的防水处理。 在突出墙面的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做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宽度不小于250mm,两边均匀搭接250mm,要求进行满粘,附加层做法如下图所示。 ①阳角附加层
第一层,先剪裁200mm宽卷材长度按现场实际确定,做墙体(立面)与底板(平面)的阳角附加层。粘贴在墙根两侧,立面、平面各粘100mm(见图1)。
第二层,主防水层,将平面交接处的卷材向上翻至立面>150mm(也可根据实际要求定)(见图2)。
第三层,另剪裁一块100×100mm的正方形卷材,从任意一边的中点剪口直线至中心(见图3)。剪开口朝上,粘贴在阳角上。(见图4)。
第四层,再剪裁与上述尺寸相同的附加层,剪口朝下,粘贴在阳角上。
②阴角附加层
第一层,先剪裁200mm宽卷材,长度按现场实际确定,做墙体(立面)与底板(平面)的阴角附加层,粘贴在墙根一侧,立面、平面各粘100mm(见图5)。
第二层,主防水层,将平面交接处的卷材向上翻至立面>150mm(也可根据实际要求定)(见图6)。
第三层,另剪裁一块100×100mm正方形卷材,从任一边的中点剪口直线至中心(见图7)将剪口折叠,剪口朝上,粘贴阴角部位,(见图8)。
第四层,再剪裁与上述尺寸相同的附加层,剪口朝下,粘贴在阴角上。
5、穿墙管防水做法:
在管道部位将底层防水增强施工完成后,卷材防水层与管道接口处用小铁丝扎牢,采用密封膏进行密封,为防水增强处理。
在地下外墙部分有众多的管线进入室内,需要在结构外墙上设置大小不一的穿墙管,该部位的防水处理直接影响整体外墙的安全性,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防水卷材在该部位的施工做法如图所示:
6、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水处理:
做法说明:外墙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300mm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施工缝处须预埋钢板止水带。竖缝处设置钢板网阻挡混凝土,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连接。施工缝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干净接缝处的表面浮浆和杂物,并清理干净钢筋表面的附着物。 (1)构造要求:
①埋设钢板止水带:在后浇带两侧设置3mm厚300mm宽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连接处必须满焊。钢板止水带与阻挡混凝土的密目钢板网焊接,并固定牢靠。为提高防渗漏效果,建议浇筑前采用中埋丁基橡胶钢板止水带,防水性较传统钢板止水带更佳。
②浇筑外墙混凝土:外墙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尤其钢板止水带和钢板网处的混凝土要保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