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作者:卢众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18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理论溯源,多角度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针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稳妥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153-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基础属性早已无法适应我国新时期经济形势的需要。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严密的、科学合理的规范,明确规定将公允价值作为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率先在国内上市公司实施,形成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等其它四种会计计量属性共存的局面。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经历了引用、回避和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再启用的曲折反复的过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公允价值在实践中的应用,仅有完美的理论支撑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最大亮点,也是最大难点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仍存在很多不足,并且面临的困难和阻碍非常大。因此,如何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中实现新的突破,发挥公允价值理论优势,已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理论溯源 1.公允价值的概念
世界上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为代表的不同国际会计组织,和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先导的各个国家会计机构对于公允价值,均有不同的理解和的定义。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不同专业机构、不同国家对公允价值的阐述,因国别不同,定义有所差异,但对于公允价值三大特点的理解趋于相同,即公平交易、交易双方熟悉情况和双方自愿进行交易。 2.公允价值的理论溯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