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中的应用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 王 锐(2011.4初稿)
【内容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具有发散性。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科教学设计,能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率,高效服务于教学,将为教师教育提供新的教学设计工具和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科教学设计,旨在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于1970年提出的,是一种发散性思考可视化的工具。它让人的左半脑和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协同运作,以树形分支延伸出去,形成一种树状思维。模拟了人脑的工作方式,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的主要特征如下:(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发射;(3)分支出一个关键的图像或者写在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字,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笔记方法,它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是模拟思维网络系统进行的记忆、归纳和创造的工具。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思维导图理论日渐成熟,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追捧,它具有让思维可视化、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联想力与创造力和开启大脑无限潜能等优点,被誉为 21 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下文将具体探究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学科教学设计现状及思维导图对教学设计的支持 (一)学科教学设计现状
教学设计中没有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网络等提供的视觉信息,未能充分发挥直观形象在教学中积极作用,大部分都是以文字或语言阐述教学设计过程, 从而导致教学也偏向以讲授为主。 虽然文字语言擅长逻辑表达 ,但是在教学中过多使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中涉及到的教学互动大部分以语言互动为主,缺乏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为主的活动,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教学设计中缺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有效渠道,使得学科教学中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效果有所打折。
教学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进行学习者分析对后期教学目标制定及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媒体选择的重要性。仅依赖经验对学习者当前状态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描述。同时,很多教师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混作一团,将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分析的环节罗列了大量具体知识点。还有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致使选择的教学内容与预定教学目标脱节,教学目标便也失去了它以导向作用存在的意义。整个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思维导图对教学设计的支持 思维导图所具有的层次性、联想性和开放性的结构特点能够促使教师对教材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使思维处于一种被激发和完全开放的状态,从而有利于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切入点,使教学设计充满创造性与机智性。另一方面,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把原有头脑中的教学内容、教学逻辑和新的联想与感悟以可视化的“图”表达出来,这就相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当于在课前完成了一次相当充分的教学演练。诸多的教学元素随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有效的排布,直到排列构造出最合理、最清晰的“图”结构,即完成了最佳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需要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教师认知结构中需要存储这些知识以便于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取和重组。许多研究表明,我们大脑是按照层级结构来组织知识的,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思维障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知识是零散的或者弱联系的,导致缺乏足够的信息提取来源。思维导图的树状层级结构恰好与大脑知识组织结构一致,所以发动教师用思维导图对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外在可视化的知识树状层级结构图(如图1所示),显然有利于他们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理解,其内在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也将进一步改善,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指导。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设计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从教学指导的基本要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组织有效的学习、学习评价)出发,借助思维导图归纳、整理教学思路,形成一份“创造性”的“图”式教案。本文以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一课为例。
(一)安放图像,中心开始
把A4纸张横过来放,这样宽度比较大一些,周围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在纸的正中央用一个彩色图像或符号开始画思维导图。(或者运行mindmanger软件,在界面中央的方框(标有“center topic\中写人中心主题“多边形面积”。)使用图像和色彩则把古老的谚语——“一幅图像胜于千言万语”用于记忆和创造。
(二)发散思维,画出分枝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先从纸中央的图像开始向四周引出数条美丽的曲线(线的数量取决于你重点的),此外,尽可能多地使用多种颜色绘画,本身也非常有趣。再在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融图像与印刷体文字与一体,醒目、清晰、自由,反映了大脑的联想本性。 (见图2)。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三)适当取舍,明确节点
在这一环节中,你面临一个取舍问题。如果范围大,你就要把这些要点按上一步骤的做法,再细分出若干个分支来;如果范围小,你可以开始选择事实支撑这些要点。从每个要点向外引出数条曲线,将你所联想到的依次写在纸条上。例如这一课的教学准备环节(每生一张A4纸)必不可少,可增加,板书设计淡化,舍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图3)。
(四) 枝繁叶茂,修剪完美
一幅完美的思维导图看上去应当是一棵俯视的大树,中间是树干,第二层是树枝,第三层是树枝,最外层是树叶。在完成基本的教学设计框架勾勒之后,应根据课的内容,让它枝繁叶茂,并对树的枝杈进行适当的修剪。(如图4)
(五)深入反思,形成风格
每次进行思维导图教学设计,都会产生相当多的体会,反思这些体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并时时加以总结,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构图方法,形成独一无二的教学设计风格和教学风格。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全景呈现,教师教学设计的脚手架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