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线诊断学笔记
3、常见病症:可见于多种病症,多种情况下是局限的,如慢性骨骼的炎症感染,局部外伤的修复期,某些成骨
性的恶性肿瘤(硬化本身是恶性肿瘤内的成骨,属于恶性肿瘤的一部分,称为瘤骨),如骨肉瘤和成骨性转移瘤, 也可见于金属中毒,如铅过量进入体内,沉积于生长活跃的干骺端,引起横行的数条致密带。 少数骨质硬化是全身性的,表现为普遍性的骨皮质与骨松质同时受累,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石骨症、硬化型氟骨 症。
一类局限性的骨质增生发生于骨端边缘,如骨嵴、骨突的肌腱韧带附着处或骨间膜的连接处,俗称骨刺、骨
赘,按增生的形态可分为三种,骨刺、骨桥、骨唇。
骨刺如刺状,较锐利,一般呈纵向生长;骨桥架于骨端之间;骨唇一般呈横向生长,尖部较厚、较钝。 五 五五 五、 、、
、骨膜增生
骨膜增生骨膜增生 骨膜增生
1、定义:是指骨膜因受到刺激而引起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骨膜内生骨,出现骨膜内骨质增生的一种
病理变化。骨膜正常情况下不显影,但其内层骨质增生后可显示出骨膜所在的位置,并表明病变所在。从组织学
上讲,骨膜增生表现为骨膜内层成骨细胞的增多并出现成骨活动增强,有新生的骨质出现。对于恶性肿瘤,骨膜 增生又称为骨膜反应。
2、X线表现:早期骨膜增生呈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近乎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一般与骨皮间有1~2mm宽
的透亮间隙(低密度线);随着骨膜新生骨的增厚,由于新生骨小梁的生长速度与排列形式不同而表现各异。如
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花边状、葱皮样;也可与骨皮质不平行的放射状、毛刷状、垂直条索状及不规则形。
由于骨膜增生的厚度、范围、形态与病变发生部位的性质、发展阶段、类型、患者年龄等有密切相关,故可以从
骨膜增生的外形、厚度、范围、增长速度等而得出一些有意义的诊断信息。以下几点可供临床参考。
(1)后天性梅毒,胫骨干广泛的毛状骨膜增生;
(2)尤文氏肉瘤及骨囊肿、骨囊状结核,可见病变部位葱皮样骨膜增生; (3)外伤性骨膜增生,常表现为增生边缘光滑、整齐、内与骨皮质界限清晰的线样骨膜增(4)慢性感染性骨膜
增生边缘多不规则,呈花边状,浓度不均且模糊不定; 五、骨膜增生
(5)恶性肿瘤的骨膜反应,可呈葱皮样、放射状、横行纤维条索状,增生同时骨质还可被破
坏。一般越靠近肿
瘤中心部位增生越明显,同时也在中心部位被破坏,在破坏处的上下缘,骨膜附着于骨干继续增生,形成残余的
三角形或袖口状的阴影,称为Codman三角(柯得曼三角)。Codman三角是恶性肿瘤特征性征象之一。肿瘤的恶
性度越高,骨膜反应越明显;恶性度越低,越不明显;越靠近肿瘤中心区,增生越快;越远离肿瘤中心,增生越
慢。一般良性肿瘤骨膜增生轻,常不显示。
(7)骨膜的动态变化:病变好转,骨膜增生停止,增生形成的骨质密度逐渐升高并与骨皮质融合,相反骨膜增
生不退、或继续发展、或见破坏后又增生,为病变进展。
(8)管状骨骨干部位病变骨膜增生明显,干骺端病变骨膜增生轻微。 9 3、常见病症:骨骼炎症(骨骼急慢性炎症感染)、骨骼肿瘤(良恶性)、外伤(骨膜下出血)、一些特异性感染如 梅毒等;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组织严重缺氧,由于组织正常氧化功能出现障碍,可以出现四肢长管状骨
骨膜增生,如肺气肿、慢性肺脓肿等。 六 六六 六、 、、
、骨内或软骨内钙化
骨内或软骨内钙化骨内或软骨内钙化 骨内或软骨内钙化
(一)骨内钙化:骨内(尤其是松质骨内)的病变,如肿瘤、炎症组织、骨髓病变、骨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骨
栓塞)等可引起骨内钙化,表现为骨密度增高,出现无结构的颗粒状影像,分布较局限。 (二)软骨内钙化:在关节软骨、椎间盘软骨板、肋软骨等发生损伤或退行性病变,可出现软骨内钙化,X线片
上出现软骨区环形、半环形、点块样、或云雾状,从1mm到2~3cm的无结构致密影像。 七 七七 七、 、、
、骨质坏死
骨质坏死骨质坏死 骨质坏死
1、定义:是指一部分骨失去血液供给,而发生代谢停止的病理变化,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从组织学上讲,在
骨小梁表面为成排的成骨细胞消失,骨质内骨陷窝空虚,骨细胞死亡碎裂,骨髓液化、萎缩等。七、骨质坏死 2、X线表现:
在骨质坏死发生的早期(1~2个月内)一般无异常变化,或仅表现为病变部位密度不均匀相对增高(一般呈不
均匀状)。这主要是死骨周围存在骨质代谢,在死骨区炎症等因素影响下出现骨吸收而疏松、密度下降,而死骨
代谢停止,故而显示密度相对升高;或者是死骨在脓液,肉芽组织的衬托下,显得相对性密度升高。
但在1~2个月后,由于新生肉芽组织逐渐从周围长入清除死骨,表现为死骨周围发生骨质侵蚀、吸收,死骨边
缘出现骨质疏松带,或死骨出现囊性病变。随时间延后,死骨不断被清除,表现为囊状破坏区减小,或者较大的
骨质坏死塌陷而发生骨质硬化的影像。
3、常见病症:骨炎症,尤其是慢性骨髓炎,骨质坏死表现明显。骨结核也可见骨质破坏。其它病症如下: 栓塞病:(1)高气压--如潜水病,气栓形成;(2)激素性--脂肪栓塞;脉管炎--炎症栓子栓塞;血管硬化--脱落斑
块栓塞;3)物理性--放射性损伤,血管壁损伤、细胞损伤、冻伤、电击伤。 骨折破坏血管:(1)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2)舟骨骨折—舟骨近端坏死; (3)胫骨下段骨折—远端坏死;(4)月骨脱位—月骨坏死。 八 八八 八、 、、
、矿物质沉积
矿物质沉积矿物质沉积 矿物质沉积
骨矿物质沉积最常见的是氟,另外近年来铅中毒也比较多见。 1、铅、磷、铋等金属较大量(中毒量)进入体内(磷必须大量),大部分沉积于骨组织内,尤其是生长发育期,
主要沉积于生长比较块的骨干骺端,X线表现为多条平行的致密带影,厚薄不一,一般成年后多不显示。
2、氟:高氟地区,氟元素过量进入体内,刺激成骨细胞成骨;同时,亦引起破骨细胞活动增强。
当氟刺激成骨并与钙结合时,称为氟骨症。一般讲氟骨症即为硬化型氟骨症,表现为骨密度增高,骨小梁增粗,
互相融合,皮质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周围软组织钙化等。
当出现破骨活动增强为主时,称为疏松型氟骨症,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骨质吸收脱钙,但同时 可出现软组织钙化等。
当既有破骨又有成骨时,称混合型氟骨症,表现以躯干骨为主,既有疏松软化,又有钙化密度增高。 九 九九 九、 、、
、骨骼变形
骨骼变形骨骼变形
骨骼变形
1.定义:是指骨形态与大小的改变并存的一种病理变化。
2.X线表现:包括骨骼的膨大、狭窄、尖削、增大、缩小、增长、缩短、弯曲等改变。有时这些改变仅存在于一
骨,有时系多骨或全身骨骼。
3.常见病症:许多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均可引起骨骼变形,前面讲过的骨质软化即可引起骨骼弯曲变形,又如骨肿
瘤的局限性膨胀变形,脑垂体功能亢进的全身骨骼粗大,发育障碍的一骨或多骨畸形等。 其他骨骼变形的常见病症有:儿童骺软骨、骺板软骨的化骨障碍,骨外伤后的畸形愈合,关节骨端的退行性 改变。 第二节
骨骼周围软组织病变 在一张多种组织结构的X线片上,以脂肪组织密度最低,骨质密度最高,故可以差异地显示出肌肉、肌间隙、
皮下脂肪、骨骼等组织有层次结构的影像轮廓。
这些除骨骼以外的软组织影像改变包括密度改变和层次改变,而层次改变经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密度改变。这些改10 变可以是软组织病变本身所引起,也可以是骨的病变所引起,常见的骨骼周围软组织病变的X线影像有以下几 种。 1. .. .肿胀 肿胀肿胀 肿胀
病变部位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以脂肪组织变化明显,因而使软组织失去层次。其中炎性的软组织肿胀,多为
弥漫性、边界不清,肌间隙及皮下脂肪层模糊。深部软组织出血的肿胀,可使肌间隙模糊不清;软组织水肿的肿
胀,皮下脂肪层有密度增高,间隙增宽的条状阴影,靠近肌肉部分较长、稍向外侧,呈粗糙网状。 2. .. .肿块 肿块肿块 肿块
显示局限性软组织肿大、隆突,因厚度加大,密度相对增高。良性肿块与周围脂肪组织常有明显的界限,借以辨
别肿块的边界。因肿块的增大、挤压,软组织可发生移位,但其层次仍较分明。但恶性度高的浸润性肿瘤,其密
度也升高,周界往往不清,肿块靠近骨组织的部分,可引起骨组织的压迫、吸收和侵蚀。软组织肿块多见于骨组
织和软组织中的良、恶性肿瘤。 骨髓炎的软组织肿胀:
左肱骨中远段变形、密度不均,后方见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层次不清。 Ewing肉瘤的软组织肿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