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布式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执行标准3
c) 电脉冲输出应有电气隔离,并能从正面采集。 5.10.2 多功能信号输出
a) 多功能信号输出端子可输出时间信号、需量周期信号或时段投切信号;三种
信号通过软件设置、转换;电能表初次上电,或断电再上电后,多功能信号输出初始化为时间信号输出。
b) 时间信号为秒信号;需量周期信号、时段投切信号为80ms±20ms的脉冲信
号。 5.10.3 控制输出
电能表可输出电脉冲或电平开关信号,控制外部报警装置或负荷开关。 5.11
显示
a) 应具备自动循环和按键两种显示方式;自动循环显示时间间隔可在5~20秒
内设置;按键显示时,LCD应启动背光,带电时无操作60s后自动关闭背光。 b) 显示内容分为数值、代码和符号三种。
c) 电能表可显示电能量、需量、电压、电流、功率、时间、剩余金额等各类数
值,数值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显示小数位可以设置;显示的数值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kW、kvar、 kWh、kvarh、V、A等;
d) 显示符号可包括功率方向、费率、象限、编程状态、相线、电池欠压、故障
(如失压、断相、逆相序)等标志;
e) 显示代码包括显示内容编码和出错代码;电能表如果发生出错故障,显示器
应立即停留在该代码上;出错代码至少应包括下列故障类型:内部程序错误、时钟错误、存储器故障或损坏;显示代码参见附录B。 f) 显示内容可通过编程进行设置。 g) 应具有停电后唤醒显示的功能。 5.12
测量
a) 可测量总及各分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分相电压、分相(含零
线)电流、频率等运行参数。 b) 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1%。
15
5.13 安全保护
电能表应具备编程开关和编程密码双重防护措施,以防止非授权人进行编程操作。电能表仅在允许编程状态才能进行编程操作,广播校时和读表操作不受编程开关的控制。 5.13.1 编程开关
a) 编程开关应采用按键式设计,且只有在打开封印后方能触及到编程开关。 b) 在可编程状态下,若240分钟内没有任何操作,电能表将自动关闭编程状态。 5.13.2 编程密码
a) 电能表需先通过编程密码验证才能执行编程或其他特殊操作。
b) 密码采用两级管理,每一级密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密码权限等级不同,
可执行的操作不同。
c) 具有高等级密码权限的人员,可修改低等级密码,并执行低等级密码的所有
操作。
d) 连续3次密码输入错误,电能表将自动关闭编程功能24小时。 5.14
费控功能
a) 费控功能的实现分为本地和远程两种方式;本地方式通过CPU卡、射频卡等
固态介质实现,远程方式通过公网、载波等虚拟介质和远程售电系统实现。 b) 当剩余金额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报警金额时,电能表应能以声、光或其他方式
提醒用户;透支金额应实时记录,当透支金额低于设定的透支门限金额时,电能表应发出断电信号,控制负荷开关中断供电;当电能表接收到有效的续交电费信息后,应首先扣除透支金额,当剩余金额大于设定值(默认为零)时,方可通过远程或本地方式使电能表处于允许合闸状态,由用户人工恢复供电。
c) 剩余金额不能超过设计允许的电能表最大储值金额;最大储值金额由电能表
显示位数决定。
d) 电能表的预存电费金额应能与表内的剩余金额进行准确迭加。
e) 完成电费预存后,电能表应能将剩余金额、电能表用电参数等信息,按照不
同的费控方式返写至固态介质或通过虚拟介质传回售电系统。
16
f) 电能表不应接受使用非指定介质输入购电金额等信息。
g) 若用户遗失CPU卡或射频卡,通过一定的补遗程序可获得补发的新卡;电能
表应接受补发的CPU卡或射频卡,并拒绝原卡继续使用。
h) 当使用非指定介质或进行非法操作时,电能表应能进行有效防护;在非指定
介质或非法操作撤销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且数据不丢失。 i) 购电卡插入电能表后3s内,应完成相应的读写操作。
j) 可通过固态介质对电能表内的用电参数进行设置,除用户购电信息外的其他
用电参数设置应通过编程开关和密码验证使电能表处于编程允许状态方可进行。
k)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通过虚拟介质对电能表内的用电参数进行设置;不
提倡通过载波通信信道实现费率时段表、电价方案等用电参数的远程预置。 5.15
负荷记录
a) 负荷记录内容可以从DL/T 645—2007定义的“电压、电流、频率”、“有、无
功功率”、“功率因数”、“有、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需量”六类数据项中任意组合。
b) 负荷记录间隔时间可以在1~60min范围内设置;每类负荷记录的间隔时间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 负荷记录的存储空间应至少保证在记录正反向有功总电能、无功总电能、四
象限无功,间隔时间为1min的情况下不少于40天的数据量。 5.16
阶梯电价
具有两套阶梯电价,并可在设置时间点启用另一套阶梯电价计费。 5.17
停电抄表
a) 在停电状态下,能通过按键或非接触方式唤醒电能表抄读数据。 b) 电能表停电唤醒后应能通过红外通信方式抄读表内数据。
17
5.18 报警
a) 应有发光或声音报警输出。
b) 光报警采用红色常亮指示,当事件恢复正常后报警自动结束。 c) 声报警生效后,可通过按键关闭,当事件恢复正常后报警自动结束。 d) 报警事件包括:失压、失流、逆相序、过载、功率反向(双向表除外)、电
池欠压等。 5.19
辅助电源
a) 电能表可配置辅助电源接线端子。
b) 辅助电源供电电压为100~240V交、直流自适应。
c) 具备辅助电源的电能表,应以辅助电源供电优先;线路和辅助电源两种供电
方式应能实现无间断自动转换。 5.20
安全认证
a) 通过固态介质或虚拟介质对电能表进行参数设置、预存电费、信息返写和下
发远程控制命令操作时,需通过严格的密码验证或ESAM模块等安全认证,以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b) ESAM模块的加密算法应采用国密算法。 6、 安装方式
分布式户用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按照民用屋顶结构形式不同,采用适合的安装方式。 6.1 平屋顶
平屋顶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结构。为满足多方面的功能要求,屋顶构造具有多种材料叠合、多层次做法的特点。坡度一般低于5%。
安装方式采用阵列式倾斜安装或者BIPV方式安装。 a) 列式倾斜安装方式
1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