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2016学年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检测+人民版选修1[ktsj]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
5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0年前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亚历山大二世遭到了多次暗杀。1881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街头被民粹派投掷的炸弹炸死。
材料二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却又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暗杀的原因是什么?(6分)
(2)亚历山大二世开始改革的时候,中国也掀起了一场“自强”运动。两国都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变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材料二认为中国“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理由是什么?(8分)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中国“自强”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6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答案
1.C 2.C 3.A 4.C 5.D 6.B 7.C 8.C 9.D 10.B 11.C 12.C 13.(1)态度:解放农奴,但不会将土地无偿地给予农民。原因:农奴起义严重威胁到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面临贵族的强大阻力;维护农奴主利益。
(2)不同: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到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3)前提:赎买土地。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4)原因:农民没有真正获得土地与自由。
14.(1)既适应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废除了农奴制;又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原因:沙皇是贵族地主利益的政治代表;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使沙皇统治面临全面危机。
(2)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立法手段;有条件的废除农奴制(既满足了农奴获得解放的要求,又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5.(1)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没有彻底解放农奴,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政治变革缓慢,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变。
(2)共同原因:对外战争的惨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理由:引进西方技术维护封建制度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
(3)不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洋务运动属于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根本原因:改革前,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尚未产生。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