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7章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 2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学生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本节的重点,使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理解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从而实现本节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初步培养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水平,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水平。 2、过程与方法:体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理解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 1、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3、疑点: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镁条燃烧质量增加”,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教学设想]
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分为二大组,每一大组分四小组,每一大组做不同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由个别到一般的理解方法。同时也体验质量守恒的存有。
2、借肋多媒体教学,通过 Flas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运动, 从微观角度人性化地设计出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实验准备] 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