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劳动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一部分雇主被迫接受高工资,一部分少雇佣劳动力→
比原来更多的劳动者以更高的工资就业,雇主以更高的单价雇到比原来的需求量更少的劳动力
→ 均衡点移动到A。
2、试画图说明资本流动
是如何推动地区间工资差别的消除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B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6级(普本)《劳动经济学》
期末考试试题(B卷)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A )
A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B 劳动者、企业、政府、中介组织
C 劳动者、企业、政府 D劳动者、企业、中介组织
2、工资水平上升了10%,企业的雇工数量下降了30%,证明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状况( B )
A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C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D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3、下列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动表述正确的是( D )
A 其他因素不变,高等教育供给规模变大,青年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B 其他因素不变,复杂劳动报酬增加,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C 其他因素不变,居民家庭生产率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D 其他因素不变,平均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4、假设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5、假设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在国家鼓励女性和老年人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6、如右图,L为洛伦兹曲线,a为OA与L之间夹的面积,B为OBA与L之间夹的面积,下列关于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基尼系数=(a-b)
B 基尼系数= 1/(a+b)
C 基尼系数= a/(a+b)
D 基尼系数= b/(a+b)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