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 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竹可桢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⑥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地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 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馆),只管 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年后,80多岁高龄、 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 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
⑧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1天未断 ,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14.从全文看,科学家竺可桢的爱国与报国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作者在记叙竺可桢的事迹时,采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6.、第⑥小节画线句引用毛泽东的话,有何作用?(4分)
17.透过下面句子中的大量数据,你能看出竺可桢身上具有什么闪光点?(3分 )
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1天未断 ,共计800多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松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 “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 “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但那个雨夜及时出现的那把雨伞却罩着我。而且,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却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就太富有戏剧性了,而且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报纸上没有她就读的校址,只有她的很美的名字。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
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⑾ “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⑿此时的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8、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4分)
19、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0、请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句子。(6分)
(1)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修辞的角度)
(2)“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描写的角度)
21、“此时的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5分)
三、写作(63分)
22.纷繁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总是不乏或幸福、或愉快、或舒适的甜蜜感受。 请以“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作文。(60分)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5BCDAD 6、咤 睿 憧 憬
7、(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1)读好书,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2)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3)陈老师,你好,我是张伟,我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25日学校开展的读书分享会,特向您请假一天,可以吗?
9、(1)首联:“早雾”直接点题;颔联:“鸡未唱”“马频嘶”暗示客人起得早;颈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一点一分,酌情扣分)
(2)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10、(1)推托 (2)经过 (3)派(遣) (4)旧的,原来的 11、C
12、(3)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
13、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通过博览群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
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三是在家没有朋友、没有见识。(一点一分,酌情扣分)
14、①留学美国,学成后拒绝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毅然归国;②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作了大量奠基性工作,并将天气预报“主权”从外国人手中收回;③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将全部心血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④写出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提出农业发展的设想;⑤80多岁修订出版《物候学》,开创中国物候学研究新纪元。(一点一分,酌情扣分)
15、时间顺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清晰的介绍了竺可桢的重要事迹,使读者系统的了解他为祖国的气象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一点一分,酌情扣分)
16、引用毛泽东的话,体现了毛泽东对竺可桢工作的肯定,表现了竺可桢所写的论文对我国农业发展价值之大(或重要),从侧面突出了竺可桢从事的工作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酌情扣分)
17、通过具体的数字以及“坚持”“连续”等词表现他持之以恒,执着追求的特点。(言之成理即可,酌情扣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