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潘超儒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2期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我国高校中一直被要求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它担负着向广大学生传播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之责。尽管民办高职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我以自己曾在民办高职工作的亲身经历及与其他兄弟院校的朋友交流中收集到的信息,梳理一下民办高校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亟待要完善之处,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建设 教材与教法 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6-02 一、党委领导要重视落实思政课建设
民办高职更注重以职业导向为核心来培养学生,认为思政课对培养学生技能并没有多大帮助,甚至认为在这块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是一种浪费,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能建设上面来,从而民办高职出资人不重视思政课的建设。持有这种看法是典型出于一种速成实用的观点考虑问题,但从高职长远发展来审视,显然是缺乏前瞻性的。鉴于这种情况,就格外要求派驻到高职的党委负责人要有特别使命感和责任感。
领导主抓,重在落实。民办高职派驻的下去的党委负责人是单个人进驻,往往因为人员数量上不占优势,在民办高校中开展工作可能会出现疲软状态,结果呈现出院董事会强劲院党委弱的一种势态。甚至有些院党委屈居于二流地位成为民办院校出资人的传声筒,不能有效代表所在政府起到一种监督引导民办高职办学方向的目的。鉴于此,党委负责人更要表现出主动性与积极性,多与董事会沟通,取得出资人的信任,做到分工明确,让思政课建设与管理由党委负责主抓。
保证教学课时量,科研经费到位。高职大专思政课程主要包括三门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和《形式与政策》。思政课的课时量在执行上往往大打折扣,《形式与政策》课程有的民办院校根本就不做安排,《思修》与《毛概》两门思政课也压缩为每周各2课时。更有甚者每周减为各1课时,每两周上一次课。课时太少,思政课教师无法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结果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课时都无法保证,课外实践活动就更是奢望了。上级要求按每位学生15—20元的标准拨款用于思政课的建设也只能是空头支票了。出现这些问题,个人认为党委负责人不应沉默,要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建议通过各种方式联动,促使思政课建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