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汇编
1)经过:蒸汽透平的蒸汽入口的汽液分离器液位高联锁报触发引起透平停车,氧化停车,后来的生产过程中多次发生过同样原因引起的生产事故。 2) 原因:仪表工作环境恶劣,振动较大发生误报警。 3)处理:仪表增加液位高高报开关实现三取二,减少误报。 25.催化剂浓度低,反应器温度陡降(AMOCO工艺) 1)时间:89年12月31日。
2)经过:氧化反应引发成功,提负荷到80%。1日1:45发现反应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反应器尾氧浓度上升。为此立即联系分析给D-105加样,反应器压力也由1.5Mpa提高到1.55Mpa,但温度下降仍然很快,一直下降到150℃,在此之前催化剂已作了调整,但是未能挽回氧化反应终止的趋势,反应器保持。加入混合料重新慢慢引发,温度才开始回升。 3)原因:
(1)混合进料中催化剂浓度低。
(2)只顾引发R-106而忽略调整混合进料的配比。
4)处理:初次开车,应提高D-105配比分析率,操作时要前后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26.突发事故,处理不果断,造成停车(AMOCO工艺) 1)时间:1989年9月16日凌晨。
2)经过:氧化反应器运行负荷80%,真空过滤机(M-301A)进料,突然下料螺旋(P-301A)停转,岗位人员立即破真空,停止其进料。现场检验发现,P-301A下料闸阀自行关闭。联系仪表修复,开下料闸阀,再行启动P-301A时,电流高跳闸,判断P-301A堵塞,打开P-301A盖板,清理积料,由于处理时间长,前系统结晶器液位高,被迫保持。
3)原因:因下料闸阀的突然关闭,联锁P-301A停,由于事发突然,处理不及时,致使P-301A中积料造成过载而跳闸。
4)经验教训:指挥人员应增强全局观念,A侧故障时只要能启动真空过滤机(M-301B)进料,就不会出现装置停车的被动局面。
27.空压机仪表联锁误动作,装置停车(三井工艺)
13
1)时间:2003年9月16日。
2)经过:空压机(TC-201)VI-1271B达到联锁值,联锁停空压机。从而SD-1201动作,氧化单元停车,氧化塔(TD-201)保温保压,精制单元浆料运转。 3)原因:从DCS趋势图上分析,VI-1271B振动指示有一个持续时间在一分钟左右的峰值,同一检测位置的VI-1271A指示无异常,轴温也无异常。现场指示盘VE-1271B也处于报警状态。由此判断停车原因是由于VI-1271B误联锁引起。VI-1271B故障原因初步判断系线路故障(虚接、磨损)。该类型事故发生多次。 4)处理:仪表人员对A、B两点进行了换位,把A点改为联锁,B点改为报警。另外对外部相关件进行了紧固。
28.氧化反应器搅拌器磨损(其它工艺)
1)经过:某日中班21:00左右,氧化正在停车,氧化反应器退料,而此时搅拌器正处于低速运转,控制室人员看着氧化反应器液位指示仍较高,而没有根据退料时间核算反应器液位,所以就下令继续退料,搅拌器也未停。搅拌器在反应器空液位状态下运转较长时间,导致氧化反应器搅拌器磨损。结果装置停车7天左右,进行检修,公司损失巨大。
2)原因:直接原因是液位计指示不正确,间接原因中控人员及领班没有根据实际退料时间仔细核算反应器液位,也没有密切关注搅拌器电流。
3)经验教训:反应器在退料时,中控人员应密切关注搅拌器电流,反应器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推算退料时间。避免搅拌器在空液位状态下运转。 29.脱水塔满液位事故(其它工艺)
经过:某日早班开车,氧化脱水塔进酸,脱水塔系统建立,但是在进酸不久后脱水塔液位即指示满液位,操作人员判断为假液位,并继续进酸,且联络仪表人员检查确认,结果仪表人员经过多次检查确认认为液位指示无误。而工艺人员坚持认为假液位,并继续生产,而进料生产后,发现脱水塔温度非常混乱,多次分析结果塔底水含量高,塔顶酸含量高。装置停车7天检修,结果发现脱水塔底部4块塔板变形严重,取出校正或者更换后重新安装,损失巨大。 2)原因:脱水塔满液位操作,导致脱水塔损坏。
3)经验教训:装置进酸,应经过严格核算,不能使塔满液位操作。
14
第三章 国内装置精制单元停车事故
1.第一结晶器出口切断阀(HV607)阀杆断事故(AMOCO工艺) 1)时间:2001年4月22日。
2)经过:在进行结晶器间正、反冲洗作业过程中,需要开关HV607(球阀)。该阀关闭后,进行了正冲洗作业。再次打开时发现阀不动作,经过现场确认,阀杆拧断。精制单元被迫停工24小时。
3)原因分析:装置规定每班次进行结晶器间正、反冲洗作业1次的定期作业。经过1年的装置运行后,阀杆疲劳导致强度下降,出现被拧断的事故。 4)处理:
(1)立即停止下料,精制单元改切水循环。 (2)停1台反应进料泵,降低反应进料流量。
(3)关闭第一结晶器去预热器的压力控制阀,防止结晶器液位太高引起夹带,造成浆料进入预热器系统。 (4)系统降温降压,停工。
(5)阀门回开位,阀杆临时加固,在没有更换新的阀杆前不得操作该阀,取消正冲洗作业。
2.第一结晶器液位调节阀阀杆脱落2次,造成精制单元停车(AMOCO工艺) 1)时间:2001年8月7日,16日。
2)经过:调节阀阀杆脱落,在线无法处理,精制单元停车
3)原因分析:经过1年多运行后,阀杆、阀芯严重变形,造成脱落。 4)处理:
(1)立即停止下料,精制单元改切水循环。 (2)停1台反应进料泵,降低反应进料流量。
(3)关闭第一结晶器去预热器的压力控制阀,防止结晶器液位太高引起夹带,造成浆料进入预热器系统。 (4)系统降温降压,停工。 (5)更换新的阀杆。
15
3.第一结晶器液位计失灵,精制单元停车(AMOCO工艺) 1)时间:.2001年9月21日。
2)经过:第一结晶器放射性液位计失灵,失去重要监控参数精制单元停车。 3)原因:下段射源接收柱失灵。
4)处理:将上段射源接收柱下移使用。控制液位在0~50%。待新的接收柱备件到货后安装。
4.反应高速进料泵两台故障,精制单元停车(AMOCO工艺) 1)时间:2001年10月6日。
2)经过:精制单元反应高速进料泵两台故障,检修不及时,精制单元停车。 3)原因:331型号的圣达因泵存在设计缺陷,运行稳定性差,检修力量不足延误了检修进度。高检修率使得此后又出现多次因备件短缺全装置停工的事故。 4)处理:备全套齿轮箱多台。 5.干燥机故障,装置停车(三井工艺) 1)时间:2004年2月9日。
2)经过:精制单元因干燥机(PM-404),进料螺旋找正不好造成进料端密封端面紧固螺栓松动,蒸汽和物料从密封面喷出。另外螺旋震动加大,PM-403下料软连接破裂。精制单元于9:45切浆料运转,干燥机退料降温后,15:30通知机修抽出螺旋,重新找正。23:40PTA单元浆料切为正常运转。
3)处理:PM-404退料降温后,PM-403下料软连接撕裂口用铁丝缝合,然后用玻璃棉包裹,螺旋抽出检查,然后进行找正回装。20:22全部处理完,干燥机进行升温,23:40由浆料运转切至正常。PM-403下料软连接撕裂口经处理后在装置运转中没有泄漏,螺旋找正后,目前运转正常,但电流较高,有颤动的现象。 6.第五结晶器搅拌器连轴节断事故(AMOCO工艺) 1)时间:2002年4月26日
2)经过:精制单元第五结晶器搅拌器电流显示异常,现场检查为联轴节断,精制单元停工。维修人员进行了更换。
7.调节阀插卡失灵,催化剂床层受损(AMOCO工艺) 1)时间:某年8月4日。
2)经过:凌晨精制单元开始建立热水运转,反应器参数为:68bbar,260℃,100%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