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7 11:03:38

我的发现 (六)小结归纳:

我们买东西,既要看质量,又要选择合适的商店。 (七)办小报:

引导学生将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发现和结果做成简单的小报,在班上展示,以供全班同学交流、学习。 主题六 天天3.15 教材分析

“天天3.15”这一主题活动,旨在使学生从小懂得保护自己的确正当权益和培养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为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走向社会打下基础.本主题围绕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通过观察、调查等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本课教学内容由两个次主题组成,即“观察与思考”和“保护我们的权益”.

“观察与思考”从平时生活中假冒伪劣产品给人带来的危害入手,同时也揭示了一些人上当受害的原因,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联系身边现象,思考假冒伪劣商品给人带来的危害. “保护我们的权益”首先设计了要保管好购物凭证,然后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最后知道有问题可以拨打败12315的热线投诉电话,以此为切入口,教育学生坚决拒绝假冒伪劣商品和教给他们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假冒伪劣产品给人带来的危害。

2、使学生知道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调查家人或邻居受到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危害情况,并填好调查表。 购物人 购物时间

13

物品名称

伪劣情况 危害(损失) 解决办法

2、观看3.15晚会

3、搜集与 3.15有关的知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观 察 与 思 考

本主题由一则资料和四幅图片组成。小资料介绍了3.15的由来。图片则从农民的庄稼、学生的衣着和图书三方面展示了人们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也揭示了人们因为贪图便宜容易上当受害的心理。这一版块安排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说说假冒伪劣产品对人们造成的损害,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重视,以免使自己也受其害。 教学过程

(一)小品导入

从32页插图中选一种情况或其他实际情况编成小品,挑选学生表演。教师过渡。 (二)观察与思考

1、请同学们观察32页插图,分别说说图中的内容,设想他们当时的心情。

2、想想自己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心情怎样。(有物证的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下)

3、家人或邻居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图片、听到的、看到的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内容。

14

(三)讨论交流

1、谈一谈你看到或听到这些事情后的感受。 2、通过前面的汇报交流,你认为什么是伪劣商品? 3、分析一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避免遇到这样的事情? 如果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小阅读

请学生阅读32页第一段话,了解3.15的由来。 第2课时

保 护 我 们 的 权 益

本主题由活动指示性的引言、三幅图片及对话和注释,还有一则小资料组成。引言既是对主体内容的提示,又是对活动要求进行指示。三幅图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提示,设计了要保管好购物凭证,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知道有问题可以拨打12315的热线投诉电话,同时配有简介购物发票的资料,教给了学生保护自己权益的基本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小组内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举例说明,假冒伪劣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损害? (二)小知识

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些假冒伪劣产品 的销售,是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你知道消费者具有哪些权利吗? (三)保护我们的权益

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你知道怎么做吗? 1、小组交流办法并表演展示。 2、阅读33页内容。 3、教师补充

4、教师通过实物教学生如何识别假冒产品。 (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向家长学会,再教给同学们。) (四)谈收获 (五)作业

综合本单元的知识点,办一期小报。

15

小资料: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ng Consumers' Rights) 。这一国际日最先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以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

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

肯尼迪提出的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同时,选择这样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各国消费者组织的合作和交往,在国际范围内引起重视,推动保护消费者的活动。

从1983年以来,每年的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要举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举行记者招待会或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情况;公布新的一年的工作计划,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做哪些工作。同时,唤醒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督促企业重视消费者权益;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而今,“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性活动。 ★2007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 主题为\消费和谐\。

★今年是第几个“3.15”消费者权益日 今年是第25个“3.15”消费者权益日。 什么叫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的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得的利益。它包括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应享有的权益,也包括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应享有的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指消费者所应享有而被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所认可的、独自享有的权利。社会保障及法规保护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意给经营者造成侵害,或者由于消费者故意或过失而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社会与法律对之不予保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我的发现 (六)小结归纳: 我们买东西,既要看质量,又要选择合适的商店。 (七)办小报: 引导学生将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发现和结果做成简单的小报,在班上展示,以供全班同学交流、学习。 主题六 天天3.15 教材分析 “天天3.15”这一主题活动,旨在使学生从小懂得保护自己的确正当权益和培养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为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走向社会打下基础.本主题围绕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通过观察、调查等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本课教学内容由两个次主题组成,即“观察与思考”和“保护我们的权益”. “观察与思考”从平时生活中假冒伪劣产品给人带来的危害入手,同时也揭示了一些人上当受害的原因,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联系身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